幼儿活动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案例分析
张莉 陈冬芝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中心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
在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语言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幼儿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通过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幼儿语言活动的开展中,能为幼儿语言教学带来全新体验,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增进活动趣味性和推动幼儿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二、案例过程
(一)讲解绘本故事,激发表达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巧智慧幼教助手互动课件中的绘本故事,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
师:孩子们,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绘本故事—《我喜欢的水果》幼:(幼儿们认真聆听巧智慧幼教助手互动课件展示的绘本故事)
师:孩子们,通过聆听课件,我们发现绘本故事中提到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梨和葡萄。而且通过课件视频展示,我们也能清晰直观地看到上述水果的样子和颜色。请问绘本中描述的水果里面,有没有大家喜欢的呢?
幼1:我喜欢香蕉和葡萄。
幼 2:绘本故事中没有提到我喜欢吃的水果,我喜欢火龙果和石榴。
师:非常好!那火龙果和石榴分别是什么形状和颜色呢?
幼 2:火龙果和石榴都是圆的,而且它们两个的颜色十分相似,都是粉红色。
师:非常好!下面请大家观看巧智慧互动课件中展示的水果,谈谈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水果,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形状和味道?(课件展示的水果包括橙子、桃子、草莓、猕猴桃、菠萝、荔枝、西瓜、榴莲和哈密瓜)
幼:(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阐述课件展示的水果里面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说出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设计意图:借助数字化互动课件将绘本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幼儿,激发幼儿自主表达的积极性,为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时长:15 分钟。
(二)借助视听结合,促使创意表达
数字化绘画功能可以将抽象的语言符号以图像、音频等方式显示出来,能为幼儿语言学习提供直观的感应支撑。
师:下面请大家描述一个关于吃水果的场景,包括人物、地点。然后让我们借助 deepseek 图像或视频生成功能将其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家有没有兴趣?
幼:有!
师:非常好,下面从第一排第一个小朋友开始,我们一起来玩“语言场景可视化游戏”。
幼 1:在周末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去公园的湖边去野炊,我们全家人坐在湖边草坪的地毯上吃香蕉、苹果和橘子。
幼 2:在周末的早晨,奶奶从早市买了很多我喜欢吃的水果,包括火龙果、荔枝和石榴,我邀请爷爷、爸爸和妈妈一起坐在餐桌前吃水果。
幼 3:在周末的下午,我去我的朋友小明家里做客,小明妈妈给我和小明准备了好多新鲜水果,包括香蕉、猕猴桃、桃子和苹果,于是我和小明,以及他的妈妈一起吃水果。
师:(教师总结幼儿语言关键词,然后将其输入 deepseek 图像生成指令,多媒体视频便呈现出与幼儿口头阐述一致的吃水果场景,并配有相关音频介绍)
幼:(幼儿认真观看人工智能生成视频)
师:非常棒!人工智能技术将大家描述的场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说明大家对场景的描述非常准确,侧面反映了大家的语言
表达能力非常好!下面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对自己心目中渴望的“未来生活”进行想象与描述,然后老师帮助大家总结关键词,并借助deepseek 生成相应的视频,大家有没有兴趣?
幼:有!
师:(教师鼓励并组织幼儿逐一发言,并将其关键词输入 deepseek视频生成指令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幼儿的思维创造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设计意图: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的思维创造力,促使幼儿在场景描述过程中不断强化语言组织能力)
时长:15 分钟。
(三)开展测评活动,提升语言能力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会智能分析接收到的音频数据,通过数据判断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能针对相关数据提出改进意见,并以语音的形式进行告知。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参加以“我是语言小能手”的比赛活动,比赛结束后,老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小朋友们进行奖励,大家有没有兴趣参与?
幼:有!
师:(教师将幼儿分成四个活动小组,组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具体步骤如下:
① 各小组幼儿将教师写在黑板上的词语或句子说出来,要求声音洪亮,发音准确;
② 教师打开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系统会自动捕捉和分析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并作出相应判断;
③ 小组比赛完毕,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各小组成员“成绩单”,并宣布在本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小组;
④ 教师组织各小组成员根据音准错误提示纠正汉字发音,并对在纠正发音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奖励。
⑤ 活动完毕。)
设计意图:提升幼儿发音准确性,强化幼儿语言综合能力。
时长:15 分钟。
三、效果评估

四、案例反思
数字化技术与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有机融合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和推动幼儿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本案例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但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的地方。基于此,笔者总结了以下优缺点:
(一)案例优点
① 本案例三个环节围绕幼儿认知特点、成长需求和学习需要来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
② 本案例秉承“以幼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主体性。
(二)案例缺点
① 本案例设计忽略了幼儿个体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