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儿童视角下幼儿足球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作者

杨巧玲

惠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项目,足球运动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是幼儿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和体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足球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其专业指导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运动参与度和身心发展水平。

一、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现存问题分析

随着幼儿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足球运动在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普及程度日益提升。然而,基于儿童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视角,当前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若干亟待改进的方面。

(一)在教学方法层面

部分教师仍采用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过度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未能充分体现 " 以幼儿为中心 " 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探索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二)在技能培养方面

多数教学活动偏重于基础动作的示范讲解,缺乏系统性的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这导致幼儿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追逐游戏层面,难以获得有效的技术提升和战术意识培养。

(三)在精神培育维度

部分教师过分关注竞技结果,忽视了足球运动所蕴含的团队协作、公平竞争等核心价值。这种倾向容易造成幼儿群体中出现实力悬殊、恶性竞争等现象,不利于健康运动氛围的形成。

二、儿童视角下幼儿足球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基于儿童视角下的足球教育,是以幼儿身体健康保障、心理健康养成、智力素质提高、运动表现提升、运动习惯养成等方面做起,综合发展和培养幼儿,让幼儿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对此,我园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互动式学习环境,提升幼儿参与体验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启发式提问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融入课堂活动。通过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足球知识的共享与传递,让幼儿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通过播放精选的足球视频,帮助幼儿建立对足球运动的初步认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视频内容应贴近幼儿的兴趣点,既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培养其对足球的热爱。此外,教师可采用问答互动的形式,设计趣味性问题,如“你最喜欢的足球明星是谁?”或“猜一猜这场比赛的结果会怎样?”,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强化其学习动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反思游戏过程,共同探讨“足球还可以怎么玩?”“如何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等问题,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意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学习环境,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足球技能[2]。

(二)实施差异化教学,培养规则意识与团队精神

幼儿在年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在足球游戏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分组训练的方式,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设计差异化的训练内容。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传授足球基础技术,如传球、射门和运球等,同时将规则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例如,我们教师在组织小型足球比赛前,他们可通过示范讲解正确的技术动作,并结合图示或视频帮助幼儿理解比赛规则。具体教学中,可采用“示范—分解—模仿—练习”的模式:首先完整展示技术动作,随后分解为“跑动—身体内转—提脚—弯膝—脚尖外转—触球”等步骤,指导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模仿练习,重点训练地滚球控制能力。

(三)开发趣味性足球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和规则设计,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欲望。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层次化的游戏任务,并辅以适当的奖励机制,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参与积极性。

1. 小班游戏设计

针对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足球基本动作融入幼儿熟悉的动画或童话情境中。例如,设计“足球小精灵”游戏,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完成停球、带球等任务。游戏器械可从单个足球逐步增加到多个,游戏形式从集体活动过渡到小组和个人练习,帮助幼儿在趣味情境中自然掌握基础技能。具体可设计“圈圈追球”游戏:幼儿围成一圈,一名幼儿在圈外踢球并将球停在另一位幼儿身后,后者需迅速发现球并追逐踢球者。若追到,则角色互换;若未追到,则由原追逐者继续踢球。通过此类游戏,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控球能力和反应速度。

2. 中班游戏设计

中班幼儿的游戏设计可融入情景模拟元素,将足球动作学习与生活化场景相结合。例如,“森林运动会”主题游戏中,教师可设计“打野鸭”环节:四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余扮演野鸭。猎人需用脚内侧踢球(“炸弹”)击中野鸭,野鸭则需在限定区域内灵活躲闪。此游戏不仅锻炼幼儿的脚内侧踢球技术,还能提升其反应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大班游戏设计

针对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发展需求,可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团队游戏。例如,“马兰花开”游戏中,幼儿需在唱童谣的同时自由踢球,听到教师指令后迅速将球与同伴的球靠拢。未完成任务的幼儿将被“圈住”,游戏重复进行。此游戏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双脚踏球技术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分层设计趣味性足球游戏,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足球技能,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在促进幼儿智能发展、心理素质提升和体能锻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教师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更高的教育价值。在实践中,我园教师将持续关注幼儿的学习表现,及时反思并优化教学策略,以推动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区群谊 . 基于儿童视角重构幼儿足球游戏课程 [J]. 新课程研究 ,2022(15):102-104.

[2] 李凤莲 . 开展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策略 [J]. 教师博览 , 2021(06):85-86.

[3] 李晓玲. 坚持儿童本位, 创新幼儿园足球活动路径[J]. 家教世界,2022(27):15-16.

【本文系 2023 年度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暨学生体质提升 /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课题 “‘慢’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足球活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23SXZPT2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