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王轩丽

滨州市第一中学

前言

随着“互联网 +, ”教育方式的逐渐深入,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数字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方式,就需要积极适应这一变革。然而,从目前教学中可以发现,高中信息技术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滞后等问题,难以充分落实新时代对数字化人才的新要求。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数字化人才。

一、构建线上学习平台

在“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构建线上学习平台已经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线上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以《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构建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就掌握基本知识,这样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到交流、讨论等活动中。在课前,教师就可以在微信群中上传微课视频,包括数据采集、清洗、分析等基本原理与具体操作步骤,并在视频结尾处布置问题,让学生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后,需要在智能化平台上传自己的答案,而教师根据系统所生成报告了解学生预习的薄弱环节,以此进行教学方案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答疑解惑,还可以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减少畏难情绪。

二、开展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互联网 + ”教育中重要学习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单一学科的限制,通过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整合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具象化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合作能力等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从被动记忆转为主动构建。以《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体质数据促健康”项目。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班级收集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体质健康数据,形成数据库。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 Python 编程清洗与处理数据,分析学生体质指标之间的联系,通过可视化工具将分析结果清晰地呈现出来。最后,学生需要根据结论,为学校体育课设计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深层次地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还可以加强知识学习与价值认知之间的统一性,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价值,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

三、设计混合式学习

在“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就需要设计混合式学习课程,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优势,从而有效推动信息技术改革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上的限制,不仅可以保留传统教学中面对面教学的情感互动,还充分发挥了线上个性化学习的优势,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混合式学习通过重构教学流程,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聚焦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等活动中,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开展“线上探究 + 线下研讨”的混合式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智能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即“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提供微课视频、信息案例等,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并提交自己的观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以“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边界”为主题让学生进行深度辩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内开展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调研,完成数据收集 - 问题分析 - 建议提出这一步骤,并在平台上提交本组的研究报告。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高效统合,可以保证系统性地传授信息技术知识,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加强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 +, ”教育理念的提出,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尬歌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互联网 + ”背景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潜能。因此,在未来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就需要结合教育目标及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操作水平等设计数字化教育方式,通过“互联网 + ”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打造更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德军.“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24,26(15):70-72.

[2] 游素云 . 浅析“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3,(0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