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彭春艳

龙山县华塘芙蓉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法治意识;品德修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话题。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包括道德认知、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情感教育为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引导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下是一个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情感教育的具体例子。

主题:尊重与理解

在讲解“尊重与理解”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个模拟选举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们进入情境,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在一个社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质,可以胜任不同的工作。教师首先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优点和对社区的贡献。在学生们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情感引导,让学生们感受到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接下来,教师设计一个选举场景,让学生们根据彼此的优点和特质,自愿投票选举出最适合担当社区领导职务的人。在选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同时也鼓励学生们尊重他人的选择。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判断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进一步强化学生们对尊重与理解的认识和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强化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道德与法律知识。例如,在讲解“礼仪”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比赛、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道德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用活教学方法

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活适宜的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例如,在教授《感恩父母,表达孝心》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1.观察法: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态度。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比如:“如果你是父母,你会如何照顾孩子?”或“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什么?”等。

2.小组合作法: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合作任务,如让学生合作制作一张表达感谢的卡片,或者策划一个家庭活动等。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任务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

3.作品分析法:教师可以收集并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作品,比如写给父母的感谢信、制作的家庭照片墙等。这些作品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家庭主题的理解和情感态度。

4.日常行为观察法: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比如是否帮助父母做家务、是否尊重长辈等。这些行为习惯可以体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实践情况。

5.问卷调查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了解学生对家庭、父母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和需求。问卷可以包括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家庭活动是什么?”或“你希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习什么?”等。

用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并适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以及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任务管理能力等。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质量。

四、加强学科整合

加强学科整合是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方法之一。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务,而且需要其他学科的配合与支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效的融合和运用。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数学学科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和培养逻辑思维;在科学学科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和科技发展。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实践操作、多元化评价、学科整合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天宝.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基本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5(5):54-56.

3.王啸.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新理念及新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6):89-93.

4.郑三元,丁三姐.在游戏中成长——基于游戏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8(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