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

作者

崔嵬

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 273300

摘要: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效,何为好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争议,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就是好的教学方式,其实不然,好的教学方式首要特点就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满足课程教学需求。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能够为学生搭建完整性、联系性的知识体系,能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突出现代教材的编著特点,就是一种好的地理教学方式。本文就如何实施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展开了详细分析和深度探索,以期与相关教学工作者分享及交流。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大概念视域;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虽然也会按照单元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单元内部的知识点并未有机结合,导致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呈现出碎片化,难以帮助学生构建关联性、完整性的知识体系,这将导致学生无法长效记忆地理知识,而且无法从本质上了解与掌握知识。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成功将处于分离状态的知识,通过串联、转化、重组等方法融为一体,如此一来学生即可根据任何一个知识点映射出其他知识点,这对提高地理课程教学质效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首先概述了单元教学与大概念的基本涵义,其次分析了实施单元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大概念和单元教学的基本概述

(一)大概念

大概念又被称为大观念,主要是基于学科本位的思想观念,将处于零散状态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并形成指向教学核心目标及内容的教学思想[1]。大概念教学思想能够突出学科的核心本质,以及反映出学科的核心观点,而且可以将学科关键内容与思想有机融合,其对构建系统性、完整性、联系性学科框架作用显著。每个学科都有对应的核心概念,也可以视为学好这门学科的基础条件,以地理学科为例,人口迁移、地貌形成、气候变化、人地关系等,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概念延伸出来的地理知识。

(二)单元教学

所谓单元教学就是将一个章节或单元作为整体,寻找章节或单元中知识点的联系性,运用各种教学形式、策略和手段,将整个章节或单元知识点融合在一起,构建起完整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为学习者创造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环境。以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灾害”的章节和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自然灾害分类”“自然灾害形成原因”“自然灾害防治”课时整合在一起,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加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知识整体性是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教师将单元内部处于分离状态的知识点,通过合理的方法串联在一起,消除学生跳跃式学习地理知识的感受[2]。首先,教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掌握单元内部知识的特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然后搭建承上启下、无缝衔接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以整体性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合理展现各知识点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将零散性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掌握地理知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配合具体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单元整体教学的效力。因此,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还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主要是明确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例如,运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营造直观性、画面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确定单元教学主题

高中地理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单元化和整体性,即章节或单元内的知识都指向同一个主题,所以在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确定单元教学的主题,并依据主题进行知识延伸、展现和串联,如此才能保障单元教学的有效性[3]。例如,以高中地理“人口”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单元导读着手分析,明确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和方向。“人口”这个单元涉及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容量等知识,教师可以从单元导读的维度,提出人口变化的规律、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一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框架,二来确定本单元教学的主要方向。

(二)创设单元教学情境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必须立足教材内容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创新符合单元整体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综合质效。基于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枯燥无味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开展关于“自然灾害”知识的单元教学活动时,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形成、类别等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功能,向学生播放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台风灾害、旱涝灾害、水土流失灾害、泥石流灾害、地震灾害等。学生通过观看科普视频,能够对各种灾害形成基本认识,并深刻认识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以及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接下来,教师需要开展具体的单元教学活动,此时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支撑下,面对单元中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会形成熟悉、学过等感受,随着教师系统讲解将逐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设计单元教学作业

布置作业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及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完成某个单元教学活动后,教师以整个单元为基础设计作业,需要注意作业不要单纯展示个别知识点,而是要设计联系性、转化性的作业,将单元内的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单元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综合质效,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及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搭建以单元教学为基础的地理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营造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环境。上文主要从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创设单元教学情境、设计单元教学作业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对可行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对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玉姣. 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2]周春梅. 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3]李陶. 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