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策略研究
陈慧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六完全小学 465400
在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中,爱国主义精神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充分利用,特别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得以有效整合,实现融会贯通,从而为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供素材和资源保障。相关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与乡土资源的有机结合,在教育内容方面充分融会贯通,以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意义上落地生根。
1 乡土资源在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1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奠定基础
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往往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家乡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也是最熟悉的资源。因此,通过乡土资源与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对家乡有更充分理解和热爱,感受到家乡各类环境的独特之处和无穷魅力,以此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强化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对家乡的热爱和认知的激发,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在热爱家乡基础上更容易将这种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从而为爱国主义热情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家乡有很多传统节日,它们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可以更深刻领会乡土文化的魅力,进而引发对祖国多元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爱国主义情感奠定基础。
1.2 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乡土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地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在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立体地感受到国家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在感受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的过程中见证国家历史,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曲折历程。例如,对于家乡的民间艺术、戏曲、刺绣、剪纸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融入,让学生在感受地方文化资源的同时,充分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参与民间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其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必要保障。
2 结合乡土资源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实施策略
2.1 充分整合乡土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开展自然观察和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山林、田野、河流等。在自然观察和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对大自然产生无限热爱,并对祖国的各类自然资源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有效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到家乡的山林中观察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让学生深入思考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山林的热爱和保护之情。这种情感也可以延伸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将自然资源作为主题,举办自然文化节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绘画比赛等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2 挖掘乡土人文历史资源,强化学生的国家历史文化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融入乡土人文历史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变迁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老人等形式,收集整理各类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悟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例如,可以让学生研究家乡的古老建筑,对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更深刻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变迁和历史文化传承,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学生文化热情、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确立提供标志。同时,也让学生在感受各项内容实现融会贯通的前提下,保持对于国家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3 融入乡土社会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爱国行动
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乡土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参与到环保行动、乡村调研以及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导向,使学生对家乡的社会生活现状及发展问题进行更深入了解和有效关注,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家乡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实践行动,为家乡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且把这样的情感转化成为自身的实际行动。同时,也可以邀请家乡的杰出人物,如创业先锋、科技人才、劳动模范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通过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其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从而为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化提供有利条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有效做好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结合乡土资源,让学生整合乡土自然资源、挖掘乡土人文历史资源和乡土社会生活资源等,在各类资源的融会贯通之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得到激发,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从而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奇文 . 乡土资源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革新 ,2024(5):15-17.
[2] 李其中 . 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探索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3(1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