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作者

陈刘丽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226001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学承担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文化内容的选择上,往往侧重于西方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相对不足。这种文化失衡现象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认知体系,甚至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即无法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词汇教学:传统文化元素的自然融入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词汇教学巧妙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教授与节日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如“SpringFestival( 春 节 )”“Mid-Autumn Festival( 中 秋 节 )”“Dragon BoatFestival(端午节)”等,并简要介绍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以“Spring Festival”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象征着团圆、辞旧迎新,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等。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不仅掌握了词汇的拼写和发音,更深入理解了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

此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kung fu(功夫)”“tea(茶)”“porcelain(瓷器)”等,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词汇,介绍中国的武术文化、茶文化和陶瓷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例如,在讲解“kung fu”时,教师可以提及中国功夫的流派众多,如少林功夫、太极拳等,每种功夫都有其独特的技法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对身心和谐、自我修养的追求。通过词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积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认同感。

三、文本解读: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题材广泛,其中不乏蕴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这些文本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文化视角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例如,在一篇关于中国剪纸艺术的阅读文本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寓意。剪纸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以纸为材料,通过剪刀或刻刀的雕刻,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如“福”字剪纸象征着幸福、吉祥,“鱼”形剪纸寓意着年年有余。

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剪纸艺术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剪纸图案中的文化寓意反映了中国人怎样的价值观?”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探究剪纸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中国民间艺术,如刺绣、糖画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文化对比: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

文化对比是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共性,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西方圣诞节的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中国春节进行对比。从节日时间来看,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而圣诞节是公历 12 月 25 日;在节日习俗方面,春节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传统,而圣诞节则有装饰圣诞树、互赠礼物、吃火鸡等习俗;从文化内涵来讲,春节强调家庭团聚、辞旧迎新,圣诞节则更多地体现了宗教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两种节日文化的特点,明白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例如,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时,要注意用恰当的方式表达,避免过于自我中心或忽视对方文化的感受;在与西方人交流节日文化时,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文化交流。文化对比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拓展阅读:丰富传统文化学习资源

除了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阅读资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些拓展阅读资源可以包括英文版的中国传统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孟母三迁》等中国传统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和哲学思想,用英文讲述这些故事,能够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并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以《愚公移山》为例,故事中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挖山,最终感动天帝,将山移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像愚公一样,持之以恒,勇往直前。通过拓展阅读和讨论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六、结论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词汇教学、文本解读、文化对比和拓展阅读等多种实践路径,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在未来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渗透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学习体验。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共同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淑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分析 [J]. 校园英语 ,2024,(47):142-144.

[2] 徐晓峰 . 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3,(0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