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19 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思政元素的结构化整合研究

作者

李小青 刘洛

陕西省洛南中学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我国英语教育要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核心价值观,必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核心问题,即英语教学必须明确学科的育人目标,育人立场。同时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全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背景下,英语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语言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使命。2019 新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构建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将语言知识、文化内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本文通过对教材各单元思政元素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旨在深入挖掘该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为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这样便于更好地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助力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1. 在“人与自我”主题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自我发展意识;

“人与自我”这一主题在思政元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下是我以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为主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阐述。

2. 在“人与社会”板块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与国

际视野;

在“人与社会”主题的英语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公民意识等关键品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的英语素材学习,可以强化他们的责任担当。同时借助不同国家文化内容的教学,既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又能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现整理必修教材中

包含思政元素如下:

3. 在“人与自然”内容中培育学生的生态保护理念与和谐共生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思政元素,是一种绿色发展观,它倡导尊重自然规律,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与担当,让人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这一知识的渗透必不可少,现以新外研版教材为例整合思政元素如下:

通过观察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 “人与自我”方面,教材通过涉及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例如,必修一谈论未来活动单元,体现生存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又如在写作故事单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如诚实、勇敢、团结合作等。(2)“人与社会” 相关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家国情怀、国际理解、社会认知和责任担当。在人际沟通上,有关邀请朋友参加活动的内容,体现友善的价值观;在培养家国情怀与国际理解方面,既有展现英国园艺文化的单元,可拓展中国文化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又有不同国家学生合作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故事;在社会认知与责任担当上,教授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3)“人与自然” 板块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讲解自然灾害时,让学生对自然充满敬畏,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认识;介绍野生动物家园被破坏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动物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新外研版必修教材在三大主题语境下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了教材育人功能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将知识和思政进行相互渗透,实现英语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交融,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以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