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背景下培养小学生阅读自主性的策略研究
姜丽秋
长岭县光明乡中心小学 131528
随着“双减”教育政策的落实,基础教育领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教师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从而增加学生可以支配的更多自由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自主性培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需探究切实落实措施,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小学生阅读自主性的重要性
阅读自主性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示出的自我驱动的能力,小学生在阅读自主性培养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备阅读自主性的学生,可以从个人兴趣发展需求出发,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培养其独立思考氛围,深入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有效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1]。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其阅读自主性,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阅读效率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这种能力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加强学生阅读自主性培养,提高教学整体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培养小学生阅读自主性的有效策略
(一)全方位构建优质的阅读环境氛围
“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家庭和学校要建立教育合力,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阅读空间。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缺乏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很多学生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和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材料的选择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教材和教辅资料上,课外读物涉猎范围有限,这些问题会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2]。在家庭层面上,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阅读的良好榜样,通过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同时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教师给孩子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同时学校不断完善阅读硬件设施,比如,建立班级阅读角,构建开放的阅读环境,同时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内驱力,实现阅读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二)构建多维度立体化阅读资源体系
教师要深入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需求中去,教师建立类型丰富的分级阅读资源体系,相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需求,从而为学生打造线上,线下的结合的多元化阅读途径。从学生自身来看,其认知水平和自主意识尚处于发展阶段,家庭阅读氛围的缺失、学校教育方式的局限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内容建设方面,教师选择经典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阅读资源网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学习体系,同时拓宽其文化视野,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系统培养科学的阅读习惯措施
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表,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阅读计划。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段式,分年级差异化等措施,保障学生可以获得符合其认知水平的阅读时长和内容。教师和家长建立沟通机制,相互配合协作,同时结合示范引导,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的高效阅读策略。基础性速度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文本处理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建立多元化阅读反馈机制,定期举办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为学生构建实践学习平台,巩固和深化学生阅读效果。
(四)创新开展互动性阅读实践活动
学校要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落实个性化多元化阅读互动项目。教师精心设计富有内涵的系列阅读主题,丰富学生学习体验,进而实现学生对语文教材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师设计“经典诵读”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心得分享,组织学生跨年级阅读知识积累,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展示结合的措施,丰富阅读活动,让学生获得展示自己的成就感。互动性阅读活动开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寓教于乐,同时这种理论和实践集合的方式,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自主性和学习能力。
(五)深化家校协作育人机制
学校建立常态化家校协作育人机制,对于阅读活动开展十分关键。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等多样化措施,及时反馈学生阅读能力成长情况,为家长提供专业性阅读指导培训。家长在此过程中,要主动配合学校的阅读教学计划,形成家校共育有效循环,从而实现对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
结束语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性,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努力,从而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影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J].小学生 ( 上旬刊 ), 2024(2).
[2] 付薏琳 .“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优化策略研究 [D]. 信阳师范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