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苏烈金

四川省中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 中江 618100

引言

在特殊教育领域,生活数学是核心课程之一,对于提升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有着关键作用,传统教学存在内容与实际脱节、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对学习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将目光集中在教学内容设计、方法实施以及个别化教学策略上,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和生活独立能力,运用文献分析、教学观察和实践案例等方法,从生活化、情境化与个别化三个维度进行系统研究,希望能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和实践层面的指导。

1 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策略

1.1 以生活经验为教学内容来源

生活经验是智力障碍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且熟悉的基础,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入,挑选他们常接触、常参与的场景,像购物付款、搭乘交通工具、看钟表规划作息等都可作为素材,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数学,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还能让学习的现实意义与动机得到强化,助力他们在真实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1.2 选取实用性强的数学知识点

生活化教学要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必需的基础数学知识来开展,教学应聚焦 “数的认识”“简单加减”“时间认知”“物品分类与比较”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与判断能力,比如,教学生识别商品价格、计算找零、辨认时间日期,能提升他们在购物、乘车、就医等日常活动中的独立应对能力。

1.3 设计主题式生活情境单元

把生活数学教学整理成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式单元,有利于教学内容变得系统且情境化,围绕 “逛超市” 这一主题,可设计价格比较、物品计数、总价计算等任务;“做早饭” 主题中,能融入时间安排、食材计量等知识点,这样的设计既让教学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得到增强,也促使学生在具体任务中不断实践和内化数学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情境化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2.1 构建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要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地学习与练习,可在教室内布置成小型超市、厨房、公交站等场所,通过模拟购物、做饭、乘车等活动,把数学知识融入任务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与实践,这种 “沉浸式” 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2.2 借助多感官教学材料

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在理解与记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感官教学材料,像实物道具、卡片、图画、动画视频等,以此增强感官刺激和直观体验。例如教授 “时间认知” 时,配合时钟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时间与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授 “加减法”时,通过糖果、小积木等实物操作进行演练,增强对计算的具体感知。

2.3 组织参与性强的实践活动

把数学知识融入可操作、可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有助于达成 “做中学” 的目标,教学中可设计 “去超市买东西”“自己动手做钟表”“生活物品分类” 等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判断、计算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模拟购物活动中,学生要选择商品、比较价格、计算金额并完成支付,整个过程既练习了数感,又提升了沟通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3 个别化与差异化教学策略

3.1 基于评估结果进行分层教学

智力障碍学生在认知发展、学习能力及兴趣表现上有着明显不同,所以教学过程中要依照前期评估结果做好科学分层,教师需根据学生在数感、逻辑思维、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层次,再制定出对应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像基础层学生主要进行数字认读和简单匹配,中等层学生着重练习简单计算与应用,高层学生则尝试生活中的简单数学推理,分层教学既考虑到了个体差异,又让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得到提高,助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3.2 运用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关键方式,教师要结合评估资料,和家长及相关专业人员一起制定具体、明确且可衡量的数学学习目标,比如有些学生重点提升数概念,另一些学生则侧重训练生活中的计算能力,教学安排、进度调整、资源供给都要围绕学生个体目标来进行,通过定期修改 IEP,动态追踪学生学习过程,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从合适的起点出发,取得有价值的学习成果,IEP 的落实也有利于增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调控能力。

3.3 多元化反馈与评价机制

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自信心,在生活数学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像口头表扬、实物奖励、进步记录、图片展示等都可运用,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与活动里,例如学生完成一个生活情境任务后,可给予星星卡、小贴纸,或让其参与 “成果展示角” 的布置。借助及时、具体、积极的反馈强化其学习行为,引导他们持续努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结语

生活数学教学应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重视内容的生活化、方法的情境化与策略的个别化,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操作中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提高生活自理与社会适应能力,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结合多感官材料与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知识迁移能力,未来可进一步融合数字资源与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形式,优化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智力障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姚慧倩 . 传统文化背景下培智生活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4,(09):70-72.

[2] 熊政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讨 [J]. 教育观察 ,2025,14(06):52-55.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5.06.009.

[3] 李静.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生活教育 ,2025,(07):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