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课堂促进知识整合与迁移的实效分析

作者

胡慧娟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七中学 424500

初中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生命现象和科学原理。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概念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图形呈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运用概念图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1 构建系统框架,夯实知识整合基础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清晰连贯的知识体系被认为至关重要,有效的知识整合是其核心目标。运用概念图这一工具能够将看似孤立的知识要素有效地编织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网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生物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出发,逐步进行概念图的搭建过程。以“细胞”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学起点应牢牢确立细胞作为生命体结构基石与功能单元这一根本观点;随后,围绕这个中心点,逐步展开探讨其构成细节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些关键部位的具体角色,以及它们各自承担的生理任务,并将这些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地标示出来。这样的视觉化呈现使得学生能够一览细胞知识的整体轮廓,洞察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本质关联。整个构建环节需要学生的高度自主投入,分组协作完成概念图绘制是一种可行方式。讨论期间,学生自由阐述个体理解与观点,这种交流本身加深了对知识的领悟深度。教师角色在于适时介入,提供必要的方向指引与准确性修正,保障概念图的科学性与结构完整。初步框架搭建完毕,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与横向延伸。例如,在现有细胞概念图基础上,自然过渡到细胞的生命现象,像细胞如何分裂、分化等内容,揭示细胞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以及繁衍后代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 设计互动环节,激发知识迁移活力

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显著依赖于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这些活动能有力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运用“概念图”策略时,课堂互动可呈现丰富形态。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方法。以“生态系统”主题为例,学生分别化身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不同生态位成员。每位学生依据所扮演角色的核心功能及其与其他角色的内在联系,独立或协作绘制关联“概念图”,并清晰阐释自身在系统内的作用与依存网络。这种沉浸式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生态结构的复杂交织与生物多样性本质,直观把握系统各要素间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另一种活跃的形式是组织小组间的“概念图”构建竞赛。教师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团队,每个团队聚焦一个生物学核心命题进行“概念图”创作。设定时限后,各小组面向全班展示其成果并进行详细解说。展示过程中,其他团队的学生被鼓励提出疑问、发表评议或补充信息。该情境要求学生团队不仅致力于构建逻辑严密、内容准确的“概念图”,还需具备条理清晰地陈述观点、有效回应同伴质询的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拓展知识应用空间

生物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教学提供了天然桥梁,将生活现象融入课堂能显著提升学生对知识实际价值的认知,拓宽其应用视野。采用“概念图”策略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主动寻找生物概念在现实中的映射。以“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为例,课堂可以从一个常见的观察切入:许多同学可能留意到清晨植物叶片上凝结的水珠。教师随即抛出核心疑问:这些水珠的源头是什么?它们的存在与植物体内进行的水分运动存在何种关联?这个源于生活的具体问题自然导向对“蒸腾作用”抽象机制的探索。学生随后被引导构建“概念图”,围绕核心概念“蒸腾作用”进行发散,将水分吸收、运输路径、散失过程、该现象对植物自身的价值(如运输矿物质、调节温度)以及外部条件(光照、湿度、温度)如何影响其强度等关键要素系统地组织起来。这种由具象现象触发,再回归抽象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理解。知识应用的实践环节同样重要。例如,学习完“细菌和真菌”相关内容后,教师可设计任务: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食物腐败问题?学生需基于“概念图”中梳理出的微生物生存条件(营养、水分、适宜温度等),分析具体保鲜方法的原理。他们能够推导出:冰箱冷藏利用了低温显著抑制微生物代谢与繁殖的原理;晒干或腌制则是通过大幅度降低食物内部水分含量或改变渗透压,破坏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尝试解决这类真实生活中的难题,促使学生灵活调用知识库,将孤立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有效锻炼了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系统框架、设计互动环节、结合生活实例等对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整合与迁移。构建系统框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际意义,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娜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生态课堂构建路径探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5, (11): 73-75.

[2] 吴骞 .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 2025, 27 (08): 212-214.

[3] 杨帅 . 基于“双减”背景刍议初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 [J].科学咨询 , 2025, (07): 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