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时间观念培养

作者

毛永霞

沐川县金星幼儿园 614400

一、引言

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迈向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幼儿面临着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作息规律等多方面的巨大变化。时间观念作为个体对时间的感知、认知与管理能力,对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时间观念有助于幼儿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律意识与责任感。然而,当前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家庭与幼儿园在时间观念教育方面缺乏有效协同,导致幼儿难以形成系统、稳定的时间认知与管理能力。因此,深入探讨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时间观念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幼儿时间观念形成的多元因素

(一)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氛围对幼儿时间观念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幼儿缺乏有效的陪伴与引导,在时间管理方面未能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例如,家长自身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懒觉,导致幼儿难以形成规律的生物钟。此外,一些家长过度溺爱幼儿,对其行为缺乏约束,幼儿做事随心所欲,缺乏时间观念与自律意识。在家庭活动中,家长也较少引导幼儿认识时间、规划时间,使得幼儿对时间的感知模糊,难以理解时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幼儿园教育因素

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一日活动安排对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部分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对时间观念教育重视不足,缺乏系统、针对性的时间观念培养课程与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虽然安排了较为固定的作息时间,但教师往往更注重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而忽视了对幼儿时间感知与管理的引导。例如,在活动过渡环节,教师未能引导幼儿感受时间的流逝,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也较少涉及时间管理的内容,导致幼儿对时间缺乏系统的认知与理解。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幼儿时间观念的形成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幼儿接触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幼儿沉迷于电子产品,过度依赖电子设备获取娱乐与信息,导致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进而影响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此外,社会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家长对幼儿的期望过高,过早地给幼儿施加学习压力,导致幼儿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疲于奔命,缺乏自主安排时间的机会,难以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三、家庭与幼儿园协同共育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家园沟通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与幼儿园应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共同关注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园联系手册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时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与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时间管理情况,包括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时间感知、任务完成情况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以便在家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家长也应积极与教师沟通,反馈幼儿在家的时间管理情况,共同探讨解决幼儿时间观念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二)开展亲子时间活动,增强时间感知

家庭与幼儿园可共同开展亲子时间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强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与体验。例如,幼儿园可组织亲子时间主题活动,如“时间魔法师”“一分钟挑战赛”等,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在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幼儿感受时间的长度与流逝,理解时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家长也可在家中开展亲子时间活动,如与幼儿一起制定一日作息时间表,让幼儿参与时间安排的过程,增强幼儿的时间规划意识;与幼儿进行时间竞赛,如比赛穿衣服、整理玩具等,提高幼儿做事的效率,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创设时间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家庭与幼儿园应共同创设有利于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时间氛围。在幼儿园,教师可在教室中设置时间主题墙,展示时钟、日历等时间工具,引导幼儿认识时间、了解时间的表示方法;在活动区域投放与时间相关的材料,如沙漏、计时器等,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体验时间管理的乐趣。在家庭中,家长可为幼儿提供独立的时间管理空间,如设置专属的学习区域、时间管理角等,让幼儿在自主安排时间的过程中,培养时间观念与自律意识。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时间榜样,做到守时、惜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四)融入日常教育活动,渗透时间观念

家庭与幼儿园应将时间观念培养融入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使幼儿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在幼儿园,教师可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时间观念教育,如在入园环节,引导幼儿感受早晨的时间氛围,了解按时入园的重要性;在活动过渡环节,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倒数计时等方式,让幼儿感受时间的流逝,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时间管理的内容,如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在家庭中,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时间、规划时间,如让幼儿参与家庭事务的时间安排,如购物、做饭等,让幼儿了解不同活动所需的时间,培养幼儿的时间规划能力;在幼儿完成任务时,家长可引导幼儿自我评价时间使用情况,如“你今天完成作业用了多长时间?你觉得时间安排得合理吗?”让幼儿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四、结论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家庭与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时间观念培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时间活动,增强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与体验;创设良好的时间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时间氛围;将时间观念培养融入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使幼儿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协同共育,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宏旗 , 宁乐婷 .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家园共育策略[J]. 读写算 ,2025,(11):130-132.

[2]张叶静.幼小衔接教育中的家园共育[J].求知导刊,2024,(3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