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实施路径分析

作者

陈舒逸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引言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大主题、大任务为引领,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整体把握。结构化实施大单元教学,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有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综合素养。因此,深入分析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结构化实施的意义

(一)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建构

历史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实施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有机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历史认知框架,加深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结构化的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多维度分析、横向比较与系统综合,逐步培养其核心思维能力。具体而言,一是强化时空定位能力,使学生精准把握历史事件所处的时序位置与空间背景;二是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借助史料辨析与多元视角探讨事件成因与影响;三是深化史料实证意识,训练学生依据可靠史料构建历史认知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其历史学科素养。

(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通过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明确单元核心主题与课时安排,细化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减少教学随意性;同时依据学情调整教学节奏,突出重点难点,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系统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当前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

部分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未能充分考虑单元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学生的整体发展需求,导致教学目标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教学内容整合不足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存在简单拼凑、缺乏深度整合的问题,未能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难以实现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育人目标。

(三)教学过程缺乏结构化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的引导,教学环节之间缺乏紧密的逻辑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实施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结构化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单元教学目标的结构化设计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设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既要关注学生对不同朝代政治制度具体内容的掌握,又要引导学生分析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整合

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打破教材章节的界限,以大主题为线索,将相关的历史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序,构建起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如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大单元中,可以将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调整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因素。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化设计

教学过程的结构化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可以采用“情境导入—问题探究—总结归纳—拓展应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工业革命”时,可以创设工业革命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的结构化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结构化组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在大单元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如在讲解历史概念时采用讲授法,在探究历史问题时采用讨论法和探究法,以满足不同教学环节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的结构化利用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历史文献、影视资料、网络资源等,并进行结构化整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筛选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制作成教学课件、微课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六)教学评价的结构化构建

构建多元化、结构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如在学生完成历史小论文后,先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七)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化支持

教师是大单元教学实施的关键,学校应提供结构化的专业发展支持。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提高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

结论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实施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资源、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结构化设计和实施,能够解决当前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和高效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实施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静 .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实施路径分析 [J]. 辽宁教育 ,2024,(15):74-78.

[2] 宋增波 .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 ,2025,(07):86-88.

[3] 谢晓芸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 [J]. 高考 ,2024,(2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