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的落实
孙悦
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和认知能力构建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找准数学学科的知识特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数字化教学工具还有助于教师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借助数字化教学模式引入丰富数据案例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启数字化教学模式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引入丰富的数据和案例,来开拓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比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扇形统计图》该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模式,引入丰富的数据和案例,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展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利用图片加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询问学生:“以往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中有哪种图表可以清晰呈现这些数据呢?为什么呢?”然后学生们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不同统计方式在该案例下的优势和劣势,继而得出明确的结论。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借助数字技术展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在数字技术的引导下,了解如何借助不同的统计方式,统计家庭食物摄入量的信息内容。学生可以在该过程中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锻炼自身的实操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借助数字化教学模式构建生活化课堂
想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需借助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启生活化课堂。数学学科中有很多实际生活类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者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比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 单元中《比的应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工具,引入生活化资源和情境内容,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这节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获知按比例分配的重要性,并利用与该课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解实际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与比例相关的例子,诸如烹饪时食材的配比、购物时折扣的计算等等,继而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将不同类型果汁调配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在总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不同食材的分量应为多少?”这些数字化资源可以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知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学生们也能够在挖掘生活资源和思考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内涵,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三、借助数字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小学数学教师在借助数字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时,还需注重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数字化工具引导学生就数学知识展开深度分析。传统的数学学科教学形式趋向于由教师主导课堂,新时期数字化教学工具成为了教师引入多样化教学资源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比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图形的旋转》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工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可以先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展示一段和旋转相关的动画,并配上动听的音乐。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刚刚在画面当中你们看到的风车、向日葵和绿叶都在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学生可以回答:“旋转。”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和旋转相关的现象,继而引出旋转的话题。后续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引导学生了解钟表中不同指针的旋转特征,让学生了解顺时针、逆时针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在数字化工具的引导下,让学生尝试在纸张上绘画出钟表的指针旋转过程,演示不同的时间状态。在数字化工具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展开思维发散和实践操作过程,进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直观呈现数据信息,让学生们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启发下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最后,教师也要注重借助数字化工具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实践操作过程,使学生可以掌握知识要点。
参考文献
[1] 叶祥林 .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的落实 [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3(S02):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