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作者

杨娟

云南省宣威市祯祥初级中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你拿着课本走向教室,在教室门口听到学生说:“太好了,这节是语文课!”那你的心情一定无比快乐,一定会觉得当一名语文师的感觉真好。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那么,你会听到更多的学生说喜欢上语文课。

1. 让课堂充满动感。

课堂是教与学互动的舞台,课堂教学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课堂是学的天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的活力在课堂上获得有效发挥,我们的课堂才更有效、更具生命力,我们的学生才更主动、更富有创造力。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他们探究知识的方法也各有特色。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开口去说,开口去读,动脑去想,动手去写,积极讨论合作,动情释放情感,课堂会因充满”动感”而有趣。

教学案例:人教八下《小石潭记》

我第一次教《小石潭记》的时候也是按部就班,读课文、翻译句子、讲解内容,没有什么新意可言,学生学得也没有多大兴趣。可这次为了参加县里组织的“课改之星”评选,还能像以前那样讲吗?答案是否定的。冥思苦想,在备课组老师的帮助下,思路逐渐明晰。

初步预习

课前我指导学生对课文做了充分预习,字词的读音、重难点词语及句子的翻译,与课文创作有关的背景都放手让学生动手去查找资料,并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以“我所了解的柳宗元”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同学们的兴趣非常高。

检测预习

一改以往教师滔滔不绝讲的做法,为了检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我有浅入深准备了六组题目,让小组同学抢答,为了鼓励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有一个同学专门负责记录,看哪个小组参与的人数和参与的次数多,该小组就是“最佳表现小组”,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内的同学个个都很积极。

重点探究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又设计了两个话题,让同学们围绕话题,根据课文内容说话:

这是一个 的小石潭(用四字词语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 的小石潭(用一个关键词语概括小石潭给你的感受。)

同学们各抒己见,都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谈的有理有据,不时闪出智慧的火花,许多精彩的见解都是我始料未及的。

情感体验 与柳宗元面对面

情境:你在学习本文时一定会有许多疑惑,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柳宗元来到了我们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向柳宗元请教,你的问题要结合课文内容。

同学们纷纷向柳宗元请教。

2. 把机会让给学生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对教师的课堂角色需要重新定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教学”其实应该为“学教”,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激发下促进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置身学生中间,在必要的时候作出适当的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切实体现教师的作用。其实想改变自己的课堂也很简单,尽可能的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多种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说、去写,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会更加深刻,课堂学习效果也不错,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不断得到激发。

教学案例:人教七上《秋天》

初步预习

课前布置同学们动手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记录下来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试着找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诵。

预习成果展示

课上同学们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疑惑,有的同学甚至进行配乐朗诵了……在了解了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之后,我简单说明了学习本文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有配乐朗诵、有男女合诵,还有表演;然后就是小组推荐的本课“主讲”讲解他们小组的成果,其他同学或听或记,或者小声交流看法,都非常的认真。其中一些重点句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的也非常到位。还有的小组展示了他们即兴创作的诗歌。

最后同学们又展示了课下搜集的与“秋”有关的美文、诗句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锻炼了同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让语文与生活接轨

语文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做为为语文教师要有一颗非常敏锐的生活头脑,重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发现生活中的语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使语文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或情境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真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碰到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解决问题,使学习的过程成为提高能力的过程,切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语文活动丰富多彩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语文活动的设计应民主化,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比如一个学期可以搞哪些语文活动?如何开展?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和思考,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兴趣。

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些参考意见,在开学之初,安排好活动日程,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诗歌原创比赛、诗词飞花令、读书交流会、旧书跳蚤市场等活动。这样,学生对整个学期便充满期待,为了在语文活动过程中能有好的表现,他们一般还会提前做准备。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了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自然会迷上语文,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