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有效指导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多元表达发展

作者

王佩瑶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215600

概要:瑞吉欧认为,幼儿具有自己独特且丰富的表达形式符号,即有“100”种语言。这表明儿童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和表现交流的方式。儿童绘本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本文阐述教师开展儿童绘本阅读教学的做法,旨在促进幼儿多元表达发展,提升幼儿各领域能力。

关键词:绘本;阅读;多元表达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在教师指导下幼儿阅读绘本能进入故事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得到情感体验,获得知识和经验。如果教师善于和有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更能认真观察绘本图画,自然对绘本描述的故事探讨交流机会更多,自然提升孩子艺术、科学、健康等领域游戏活动质量,达到发展幼儿多元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绘本健康学习,促进幼儿自然生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师将绘本教学应用到生命教育中可以丰富生命教育的趣味性,可以让大班孩子认识生长、成长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增强大班幼儿对生命的正确理解,促进幼儿自然生长。

例如,大班幼儿通过观看植物的生长、衰败,死亡的有关绘本,可以让幼儿体会可以体会到生命的顽强性。教师在《了不起的一天》绘本学习中,教师通过视频导入、讲述绘本,引导幼儿明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让幼儿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朋友饲养的小动物经历入手,让小朋友讲述自己饲养小动物长大、衰老的感受等,以此告诉小朋友:小动物是有生命的、衰老、死亡是无法回避的,以此让幼儿正确理解衰老、死亡的内涵,引导他们爱护生命、敬畏生命。再如,《树真好》绘本教学学习后,幼儿了解各种树木,并让幼儿认识身边的常见树木,知道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之后教师指导幼儿种养一盆植物,观察植物生长,经历植物生长历程,感知自然生长的魅力。

二、绘本心得交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绘本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绘本阅读的一大特点就是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的同时会主动和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于绘本描述故事的看法。

例如,孩子们在学习《逃家小兔》这本绘本时,孩子们都很好奇,小兔是如何进行逃跑的,逃跑到了哪里,而兔妈妈是如何对待小兔逃家的。于是在欣赏第一张图片时,一部分孩子发现小兔变成了一条鳟鱼,而其他的孩子就很兴奋地说兔妈妈变成了捕鱼的人去抓下兔子,在观看第二张图片时,一位孩子对旁边的同学说:“现在小兔子变成了高山,兔妈妈就抓不到它了吧。”而旁边的孩子则根据图片说兔妈妈变成了登山者去找小兔子。就这样孩子们一边看图片一边进行探讨,等到了最后孩子们发现,小兔子最终不论如何逃跑,兔妈妈都能将小兔子抓到,而小兔子最终还是和兔妈妈一起留在家里了。通过对《逃家小兔》的探讨,孩子们也与同伴分享了自己对小兔,兔妈妈的看法,从中体验到了兔妈妈对小兔子的爱。绘本阅读向孩子展示故事情节,使得孩子对图片内容自然而然地展开探讨,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加深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三、绘本美术创作,促进幼儿艺术表达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教师善于利用绘本提升幼儿艺术领域能力。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有了欣赏美,感受美体验,之后孩子通过绘画将这种美创造和表现出来,孩子们在画画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例如,小班幼儿阅读了《不会写字的狮子和老虎》,孩子在复述故事时,常常把狮子说成老虎,把老虎说成狮子,他们是对绘本中形象相近的动物很容易混淆。于是笔者将老虎和狮子用多媒体画面展示,孩子知道了它们不同之处。为了让他们对一些小动物的花纹或它的特点更加影响深刻。在区域活动的美工区里,教师投放了一些具有不同花纹的小动物,还提供一些纸杯、小动物头像、双面胶等等,让孩子感受动物皮毛纹路与色彩的神奇与美丽,再画一画动物花纹,这样激发他们的绘画、制作欲望。活动一开始,孩子各玩各的,有的合作剪纸、有的在为小动物画花纹,有的拿动物小头像对照画。在完成作品后,几个孩子兴奋的叫起来:“快来看啊,我的动物园里多了一只斑马?” “真的很像,就感觉花纹有点太短了。边上同伴说。“那,我再加点!”接着,几个也凑了过来,大声说:“我们再给你添一只长劲鹿吧!”只见他们拿起了一张长颈鹿头像,贴上了黄色的纸杯,画上一条,一块的花纹,远远一看,还很像呢。于是有人说:“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吧,”“他们好可爱啊!”他们一定是好朋友好朋友,想请相爱,把好吃的全部都给他吃。”

四、绘本交往学习,促进幼儿社会表达能力发展

同伴交往是幼儿学会结识朋友,与人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幼儿社会领域学习和发展的任务之一。幼儿在同伴交往主题绘本阅读学习中,教师通过多种有趣导入方式,如关键情节图片的引用、角色扮演游戏、有效提问等策略,提升绘本教学效果,促进孩子多种表达能力发展。

例如,幼儿学习社会主动性行为和倾向的绘本《小白找朋友》懂得在交朋友时要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知道以后在各方面都要积极主动。《南瓜汤》属于社交障碍型绘本,幼儿在绘本学习中学习到:与朋友发生矛盾时要相互体谅、包容。在亲社会行为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学习中,孩子懂得:在朋友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想办法帮助他。在这些社会类型绘本教学中,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提问,有条理的组织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并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行大胆想象,在回答过程中表露出要勇敢地寻找朋友,主动与人交往,主动帮助他人,一起玩,一起长大,对绘本传达出来的道理有了一定的体会。教师利用绘本可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自信和表达的机会。

总之,儿童绘本是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阅读确实满足了孩子的心理,老师应该把握好绘本阅读的特点结合教学来提升幼儿语言、艺术、社会等五大领域表达能力,启迪幼儿的观察意识,以及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健康体验,最终使得幼儿朝着多元化方向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汪娟.如何将绘本与幼儿园艺术活动有效融合[J].文学教育(下),2020(10):164-165.

[2]张婷.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