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教学启示

作者

杜丹玉

中共怒江州委党校 673100

引言: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拥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手段。借助新媒体,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更迅速、广泛地传播到各个角落,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新媒体的互动性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实现实时交流,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积极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对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状

在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开始深入研究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系。在教学领域,许多学者探讨了如何利用新媒体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3]。

当前,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拓展了传播渠道,还丰富了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新媒体也带来了挑战,如信息碎片化影响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不良信息干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等。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既包含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也涵盖提升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创新传播方式等。专门针对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教学启示的研究较少,更多是关于传播学、教育学的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播和思想教育,这为国内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跨文化参考和借鉴。

在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融合中,对于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还有待研究;在精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教学领域,虽然提出了多种利用新媒体的教学方法,但对于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评估和优化改进研究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新媒体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潜力;对于不同受众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特点和需求差异研究不够细致,导致传播和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二、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教学启示(一)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教学理念的启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新媒体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关键。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情况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局面,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提高了教学的参与度和自主性[4]。因此,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结合新媒体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时,可以结合新媒体平台,展示相关的大量历史资料、故事纪录片、图片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引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兴趣。

对于常关注社会热点的学生,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问题。通过组织线上线下的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自主获取、分析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 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如推荐一些优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网站、公众号、APP 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和交流。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

2.互动式教学理念

互动式教学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意义重大。教师结合新媒体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活动,不仅为互动式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样的手段,还使得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形式。通过在线讨论、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既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结合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做出反馈,促进思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同时,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工具,如让学生制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一专题的短视频等,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媒体平台也可以帮助完成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 “五四运动” 的场景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阶层的人物,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在互动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同[5]。

3.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必须秉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将热点事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教师要积极学习和运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始终保持吸引力和生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教学内容的启示

1.教学内容的时代化与生活化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热点,结合新的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时代化与生活化,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经济全球化等理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探讨,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还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可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例,如学习中的困难与克服、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高高在上的抽象学说,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案例,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必须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科技进步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能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使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也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方向。

通过拓展知识面,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媒体平台能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料,满足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材料和学习建议,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1.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新媒体时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运用多媒体制作生动课件,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能够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表面讲解,而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哲学概念和原理,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著作研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时,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这不仅为教学增添活力,还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新媒体时代教学方法的重要创新,它融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教师可以设置线上讨论区,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及时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

线下教学更加注重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便于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案例分析活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教学评价的启示

1.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是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评价的关键。传统教学评价侧重知识掌握程度,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 团队协作能力。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更加多样化,建立多 、客观的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关注学生对马克思主义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反馈,同时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一个总体的评估。

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组 活动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引导学生撰写学习记录,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 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况[6]。过程性评价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为教学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教学的启示及未来发展方向。在教学理念上,需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互动式及与时俱进的理念,借助新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性,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多向互动,同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要做到时代化与生活化,结合热点与生活案例;多样化与个性化,覆盖多领域并精准设计;还要拓展深度与广度,引导研读经典并促进跨学科学习。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呈现形式,以及案例与问题导向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能力。教学评价需构建多元化指标体系,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并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效率与准确性[7]。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要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化教学理念,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评价体系,教育工作者需不断努力,为培养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侯聪.借力新媒体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式[N].新华日报,2025-07-03(015)

[2] 吴 婷 婷 . 新 媒 体 时 代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大 众 化 传 播 创 新 实 践 [N]. 鹰 潭 日报,2025-06-21(004).DOI:10.48953/n.cnki.nyitr.2025.000171.

[3]陈婷.五四社团马克思主义传播经验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与推进研究[N].松原日报,2025-06-11(004).DOI:10.49053/n.cnki.nsorb.2025.000318.

[4]何志平,戴琳.重大-接近:琼崖早期进步报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策略——以《新琼崖评论》为例[J].新东方,2025,(03):16-26.

[5]李振鑫.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路径探讨——评《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5,(05):121.

[6]敖敏婷.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历史经验和当代方案[J].中国军转民,2024,(22):65-67.

[7] 钱 澄 . 做 好 信 息 时 代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传 播 [N]. 宁 夏 日报,2025-02-23(003).DOI:10.28607/n.cnki.nnxrb.2025.0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