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工程监理全过程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张金凤

上海建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TU7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项目的需求日益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严格监督显得尤为关键。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品质,因此,监管人员必须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安全和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有效的监督措施对于保障工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1 建筑工程监理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监理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施工人员的技能审查以及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检验,确保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要素都满足质量要求。若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可能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难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人员技能不足,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更是直接影响工程实体质量。(2)保障工程进度。监理协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进度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若发现偏差,能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施工进度时,监理可协调施工单位调整施工顺序,增加资源投入等,确保工程能按计划推进,避免因工期延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增加成本、影响后续使用等。(3)控制工程成本。虽然监理主要职责并非成本控制,但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间接对成本产生积极影响。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可减少后期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维修、整改费用。例如,防水工程质量不过关,导致建筑物出现渗漏,后期维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可能对建筑物内部装修及设备造成损坏,增加额外损失。

2 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应用策略

2.1 施工前期监理质量控制

首先,审查设计图纸。监理单位应先于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对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详尽的调查,以确保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一过程是确保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条件相匹配的基础,有助于避免后续施工中出现的不必要问题。基于现场调查结果,对设计图纸进行细致评估。若图纸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应立即与设计团队沟通,寻求解决方案,以优化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其次,管理建筑材料。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材料和配件是建筑项目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竣工效果。如果施工过程中选用的原材料和配件的质量和性能不符合标准,那么完工建筑的效果将达不到预期水平[1]。原材料质量是工程项目建设水平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管理建筑材料和配件时,监理人员必须确保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于一些关键材料和配件,监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小规模试验,观察其具体应用效果,然后决定是否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现建筑材料和配件的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施工单位,并要求其更换所有有问题的配件和材料,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2 设计期间的监理

监理人员需对设计单位提交的各类设计文件,包括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等进行细致审查。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标准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地方规定。例如,建筑的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宽度等是否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形式等是否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同时,要审查设计文件的完整性,确保图纸齐全、说明清晰,不存在模糊不清或相互矛盾之处。此外,还需要确保设计深度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应能满足项目立项审批、主要设备材料订货等要求;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能够指导施工单位准确施工。例如,在施工图中,对于复杂的节点构造,应详细绘制大样图,标注清楚尺寸、材料及施工工艺要求,避免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深度不足导致的变更和延误[2]。从专业角度对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例如,在建筑布局方面,考虑如何更合理地利用空间,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在结构设计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否通过优化结构形式或材料选用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关注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如是否可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合理的采光通风设计,以减少后期使用能耗。

2.3 施工阶段

监理单位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的控制措施。事前控制:审查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质量保证措施,特别是关键工序的工艺和组织。针对关键工序展开现场监督工作。这是为了保障施工技术与实际操作契合技术规范标准。比如在混凝土浇筑这一关键工序中,要监督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浇筑的方式和振捣操作是否规范等。一旦发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要即刻予以纠正,以此确保施工质量。因为关键工序对整体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质量问题。材料设备控制,建立材料验收制度,对重要物资实行 100% 见证取样,确保材料质量。图纸会审,审查设计文件与规范的符合性,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事中控制,旁站监理:对关键工序实施全过程旁站,记录施工过程的关键数据。质量隐患处理:建立质量隐患分级处理机制,及时整改质量问题。施工试验监督:监督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抽样检测,确保施工试验的准确性。事后控制,隐蔽工程验收执行三级验收程序,确保隐蔽工程质量。分部分项工程验收,采用 PDCA 循环管理,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质量通病防治,编制防治手册,重点控制常见质量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监理人员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符合标准和合同要求。监理单位要组织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定期检查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定期检查则根据工程进展和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通过这些检查,及时察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墙面抹灰检查中,发现墙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随后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使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规定的要求。这是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环节,持续的检查和整改能不断优化工程建设效果。

2.4 竣工验收监理

建设工程竣工后,监理单位需严格依据工程验收标准,对工程整体质量展开严格审查工作。此审查涵盖工程各个环节、各个部位,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到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从建筑材料的质量到施工工艺的合规性等,均需进行细致核查。通过全面且严格的审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既定标准。在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应即刻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影响及整改要求,规定合理的整改期限,并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单位对问题有清晰认识,且采用正确的方法、合理的资源进行整改,以保证整改效果符合质量要求[3]。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监理单位必须对整改部分及相关关联区域进行重新验收。再次依据工程验收标准,全面检验整改后的质量状况。若重新验收合格,确认工程项目符合验收标准,监理单位需签署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竣工验收报告、工程质量合格证书等,同时提供详细的质量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应涵盖问题发现过程、整改要求、整改过程监督情况、重新验收结果等,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证明,确保施工单位的工作有序推进。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是至关重要的。它确保了施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精确的控制和管理。换句话说,工程监理是提升建筑项目质量的关键。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监理的质量分析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根据工程管理的标准,提高监理团队的专业能力,优化监理流程和体系,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一个全面的监理控制体系。这样可以加强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效率,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宗耀.浅议新形势下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7):125-127.

[2]杨乾.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中的管理模式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12):96-97.

[3]吴尚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3(8):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