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模式分析

作者

豆果卓玛

青海国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引言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国企的“神经末梢”,其发挥的政治功能关乎党的建设质量以及党组织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引领作用。新时代下,伴随着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全方位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各种思潮冲击不断增多,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为着力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完善抓党务方式,就如何突出政治属性打造坚强堡垒为国有企业引入优质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 强化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性

1.1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处于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根本之地,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才能真正把党赋予的意志贯彻到国有企业之中,将国有企业的优势转化为党执政兴国的政治优势,并发挥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的党员职工占比达到 35% 以上,基层党组织通过对这些骨干分子发挥作用,能够更好地凝聚企业职工、巩固企业的群众基础。

1.2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

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基层党组织通过强政治功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把广大党员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引导到国企改革发展,克服发展瓶颈、培育优势。事实证明,政治功能作用发挥充分的基层党组织所在的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提高 10%-15% ,职工的流失率普遍下降 20% 左右。

1.3 应对复杂内外环境的现实需要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有经济面临更多机遇和风险、更大压力和挑战。基层党组织通过加强政治功能,能够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能应对外部意识形态领域干扰冲击和内部市场竞争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为国有企业营造稳定的安全发展环境,筑牢企业发展坚强政治堡垒。

2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模式构建

2.1 思想引领强化模式:筑牢政治信仰根基

2.1.1 深化理论武装机制

国企基层党组织要建立“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基层党组织会议的学习必修课,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要求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 4 小时。坚持开展“分层分类”学习活动,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对于领导干部侧重学理论、提能力。对于一般党员突出抓党性、补短板。对于青年职工强化学政治、育认同。

2.1.2 创新思想引导载体

基层党组织要打造 “线上 + 线下” 学习平台,线上利用企业内网、微信公众号等推送理论文章、微视频等学习资源,督促党员日均学习时长不少于 30 分钟。线下建设 “党员学习室”“红色书屋”,定期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理论研讨会等活动,每年组织党员集中培训不少于 40 学时。此外,积极开展 “政治引领进班组” 活动,由党员骨干担任政治辅导员,每周深入班组开展 1 次形势政策宣讲,将党的主张转化为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2 组织建设强化模式:夯实政治组织基础

2.2.1 优化组织设置

国有企业要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延伸到生产经营一线,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设置党支部、党小组,让每个车间、项目、部门都组建党组织,并实现组织全覆盖,覆盖率要达到 100% 。对跨区域或者流动性比较大的党员建立临时党支部或者网络党支部,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覆盖率达 100% 。

2.2.2 建强党员队伍

基层党组织要实施“党员发展提质工程”,突出在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新发展党员中 35 岁以下青年不低于 70‰ 。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每个党员至少作出 1~2 个承诺,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践诺情况评估,带头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攻关、降本增效等工作,使每个党员示范岗的工作绩效达到普通岗位的 120% 以上。

2.2.3 提升组织生活质量

国有企业党委应制定《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标准》,对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内容、形式、频次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 1 次,支委会每月至少召开 1 次,党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 2 次,党课每季度至少开展 1 次。基层党组织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结合企业实际开展 “党建 + 技能比武”“党建 + 项目攻坚” 等特色活动,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确保党员参与率稳定在 90% 以上。

2.3 制度保障强化模式:规范政治功能运行

2.3.1 完善党建责任制

国有企业要建立 “党委负总责、支部抓落实、党员尽义务” 的责任体系,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且权重不低于 20% 。同时,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每年开展 1 次述职评议,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书记进行约谈和限期整改。

2.3.2 健全议事决策机制

基层党组织要明确自身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权责边界,制定《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对涉及生产经营、人事任免、薪酬分配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提交决策机构审议。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的原则,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2.3.3 强化监督考核制度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每半年开展 1 次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完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从政治表现、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薪酬待遇直接挂钩,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党员实行 “一票否决”。

2.4 能力提升强化模式:推动政治功能落地

2.4.1 提升政治判断力

国有企业党委必须采取制度化的方式,定期开展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政治能力教育培训,加强分析研判形势、识别研判风险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确保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 24 学时教育培训。基层党组织要定期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政治风险开展排查,形成包括但不限于意识形态风险、政策执行风险等方面的排查表,制定方案做好防御准备。同时要注意长期的定期排査和即时性的紧急排查相结合。

2.4.2 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基层党组织要把推进企业生产经营重点工作作为突破口。一方面,组织党员开展技术攻关、降本增效等活动,确保全年每个支部牵头完成 1 项重点工程或者解决 1 项生产难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将党建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具体生产经营指标之中,例如要求党员所在班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 99% 以上、设备故障率下降 15% 以上等。

2.4.3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基层党组织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每名党员联系 3~5 名职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实际困难。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每年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10 件以上,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提高党组织威信。

3 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需结合自身实际,灵活运用强化模式,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 孙力实. 着力增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J]. 党建研究,2020,(02):46-48.

[2] 黄 文 坚 . 增 强 基 层 党 组 织 政 治 功 能 的 着 力 点 [J]. 企 业 文明,2020,(01):71-72.

[3]陈继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J].通信企业管理,2023,(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