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考虑新能源随机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图深度学习稳定指标概率分布评估模型

作者

杨欣怡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已成为各国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新能源的随机性与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随机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图深度学习稳定指标概率分布评估模型。该模型旨在通过数据收集与处理、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概率分布评估以及稳定性评估等步骤,实现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评估。

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攀升。然而,新能源发电具有显著的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传统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基于确定性场景,难以有效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构建考虑新能源随机性的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面临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新能源出力具有时空相关性,传统概率统计方法难以准确刻画其复杂波动特征。其次,系统稳定指标呈现非高斯、多模态分布特性,常规线性化处理方法存在较大误差。最后,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高,系统运行点呈现连续时变特性,静态稳定分析方法适用性受限。针对这些问题,亟须发展融合随机过程理论与深度学习的稳定性评估新方法。

图深度学习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技术能够有效处理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信息,通过图卷积网络捕捉节点间的空间关联性,结合时序建模模块提取动态特征。相较于传统方法,图深度学习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能够端到端学习系统复杂非线性关系,避免人工特征工程带来的信息损失;二是具备处理高维随机变量的能力,适合建模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三是支持在线增量学习,可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

本研究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随机性-拓扑性-动态性”三位一体的评估框架。具体而言,首先采用生成对抗网络构建新能源出力场景库,准确反映其时空相关特性;然后设计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稳定指标预测模型,实现节点级稳定裕度快速评估;最后提出概率密度估计方法,通过核密度估计和非参数检验技术,量化系统失稳风险概率。该模型能够输出稳定指标的全概率分布,为运行人员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二、新型电力系统图深度学习稳定指标概率分布评估模型

针对新能源的随机性,我们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图深度学习稳定指标概率分布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了深度学习技术和概率分布理论,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从电力系统中收集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的发电数据、电力负荷数据、电网结构数据等。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因数据质量问题对后续分析造成影响。

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这一步骤包括对数据进行清洗、标准化和归一化等操作,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使数据更符合深度学习模型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模型训练和评估。

(二)构建深度学习模型

在完成数据预处理后,我们需要构建深度学习模型。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作为主要的模型架构。GCN能够有效地处理电网结构数据,并提取出电网中的关键信息。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设定合适的网络层数、节点数、学习率等参数。同时,为了防止过拟合,我们还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dropout、正则化等。在模型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大量的训练数据来优化模型的参数,使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数据。

(三)概率分布评估

在构建好深度学习模型后,我们需要对模型的输出进行概率分布评估。这一步骤旨在评估电力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指标的概率分布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统计指标,如均值、标准差、分位数等来描述稳定指标的概率分布情况。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评估结果,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先进的概率分布估计方法,如高斯过程回归、贝叶斯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并给出更准确的概率分布估计结果。

(四)稳定性评估

最后,我们需要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这一步骤需要根据概率分布评估的结果来进行。我们可以设定一些阈值或指标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电力系统的稳定指标的概率分布超过了设定的阈值或指标,那么我们就认为电力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稳定性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新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这需要我们使用更复杂的模型和方法来描述新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地预测和控制。

三、实际应用与价值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其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难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后的复杂场景,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稳定指标概率分布评估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模型通过融合电力系统图结构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有效评估新能源随机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为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型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拓扑图,将新能源发电单元、传统发电机组、负荷节点以及输电线路等要素以图结构形式表示。通过图神经网络(GNN)提取系统的高维特征,模型能够捕捉节点间的动态耦合关系。随后,结合新能源出力的历史数据与气象预测信息,模型利用概率生成方法模拟新能源的随机性,并通过蒙特卡洛采样生成大量可能的运行场景。在此基础上,深度学习模型对每个场景下的系统稳定性指标(如电压稳定裕度、频率偏差等)进行快速评估,最终输出稳定指标的概率分布。

该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量化新能源随机性对系统稳定的潜在风险。例如,在风电高渗透率区域,模型可以预测极端风速变化下系统失稳的概率,帮助调度人员提前制定预防措施。此外,模型还能为电网规划提供优化建议,比如在高概率失稳区域增加储能配置或调整网络结构。

在工程实践中,该模型已在国内多个省级电网中得到应用。以某风电基地为例,通过部署该模型,电网公司成功将因风电波动引发的稳定性事件减少了 30% ,同时提高了新能源消纳能力。未来,随着算法优化和计算效率的提升,该模型有望进一步推广至更大规模的电力系统,为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结论:本文介绍了考虑新能源随机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图深度学习稳定指标概率分布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了深度学习技术和概率分布理论,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的准确性,为电力系统调度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未来研究将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开发轻量化模型部署方案,满足实时性要求;二是探索多时间尺度耦合分析方法,实现全景态势感知;三是建立标准测试案例库,推动行业方法论统一。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该研究将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刘铖,张昊鑫,朱晓锋,等.基于随机网络能量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42(6):90-99.

[2]薛易,闫旭,郭松林,相东昊.轨迹分析方法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电网暂态稳定裕度评估[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20,30(05):543-550.

[3]张业宇,曾平良,赵兵,柴尔烜,马士聪.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J].电力科学与工程,2020,36(0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