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背景下中职地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孙珊珊
六安市叶集职业学校
引言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中职教育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新举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岗位技能、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证书考核的联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地理课程不仅涉及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知识,更与旅游业、城市规划、生态保护、资源开发等职业岗位紧密相关,因而在中职教育中具备重要价值。然而,目前中职地理实践教学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与岗位分离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岗课赛证”背景下,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有助于优化课程内容,还能为学生搭建职业成长平台,实现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全面融合。本文将从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出发,探讨中职地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岗课赛证”背景下中职地理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
1.1 岗位需求对地理实践能力的指向
在现代社会,地理知识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从旅游导游、交通规划到生态监测、资源管理,均需要具备扎实的地理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面向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地理实践教学必须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在区域认知、空间分析、地图绘制、旅游线路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1.2 “岗课赛证”模式对课程改革的推动
“岗课赛证”模式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岗位需求与课程体系的有机对接,将职业竞赛与证书考核作为课程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在这一背景下,中职地理课程必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注重岗位技能的融入,依托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证书考核检验学习成效。通过这一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在竞赛与考证中获得实战经验,最终实现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
二、中职地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明确岗位导向,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在教学体系构建中,首先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分析旅游、测绘、生态保护等行业对地理技能的核心要求,并将其转化为课程内容。例如,在旅游相关岗位中,需要加强区域旅游资源分析与导游讲解训练;在测绘相关岗位中,应突出地图识读与制图技能;在生态保护相关岗位中,应融入环境监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岗位技能与学科知识的双重积累。
2.2 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中职地理教学的核心环节,应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校内可建设地理实训室、GIS 应用平台和旅游模拟教室,为学生提供基础训练条件;校外可依托旅游景区、测绘公司、生态保护区等场所,开展实地调研与岗位实习。通过校内外结合,虚拟与现实联动,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实践场景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2.3 引入竞赛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技能竞赛是“岗课赛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检验实践教学成效。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可通过组织校内外地图绘制大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导游讲解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在竞赛中发现不足、提升能力。同时,教师应以竞赛要求为参照,反向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训练与竞赛能力要求相一致,形成“教—学—赛”一体化的教学格局。
三、中职地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多方协同与资源整合。首先,教师应转变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实践组织者,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增强课堂的实践性与互动性。其次,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将行业资源引入课堂,邀请企业专家指导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真实岗位任务,从而缩小课堂与岗位之间的差距。同时,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岗位技能考核、课堂表现、竞赛成绩与证书获取有机结合,形成全过程、多维度的评价模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还需加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通过虚拟仿真、数字地图、智慧课堂平台等工具,提升实践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使学生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中掌握前沿技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岗课赛证”背景下的中职地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以岗位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依托多层次实践平台开展教学,引入竞赛机制提升技能水平,并结合证书考核检验教学成效,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竞赛提升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统一。这一体系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中职地理课程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培养出既具学科素养又具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的深度模式,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手段在地理实践中的应用,不断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使中职地理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可持续化,从而为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应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在项目化教学、竞赛指导与证书辅导方面的能力,确保体系建设真正落地;此外,还需要建立长效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后续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积累更加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茅海惠.“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研究以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J].成才,2024,(24):152-154.DOI:CNKI:SUN:CHCA.0.2024-24-037.
[2]张珊珊.数智化背景下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策略探究[J].教师,2024,(35):120-122.DOI:CNKI:SUN:JAOS.0.2024-35-039.
[3]陈航.“岗课赛证创”融通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综合育人策略研究[J].教师,2024,(24):90-92.DOI:CNKI:SUN:JAOS.0.2024-2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