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作者

马超

天津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引言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施工管理控制都不可或缺。有效的施工管理控制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还能保障施工安全,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作为衡量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建筑领域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其主要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主要包括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管理等关键部分,实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保障安全的目标。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依靠人工进行计划编制、人工巡检、过程控制和事后维护,在这种模式下,管理人员需要频繁地穿梭于各个楼层和区域,检查设备状态、记录数据、调整参数,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此外,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问题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工程进度延误,不仅影响建筑安全,还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尤其伴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传统人工主导的建筑施工管理在节能减排等方面往往力不从心,难以满足现代建筑管理发展的要求。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 现场管理力度不足

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加强现场管理能为施工作业提供有效保障,有利于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部分工程的质量控制中,现场管理力度不够,增大了项目的质量风险。技术交底执行不到位,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未能有效传达至作业班组,工人凭经验施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环节的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过程质量控制流于形式,质量检查往往停留在表面,对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缺乏实测实量,质量验收“走过场”。质量问题的整改不及时,发现问题后缺乏有效的跟踪检查,同类质量问题反复出现。

2.2 材料管理不到位

现阶段,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通过项目建设而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常常会购买价格低廉的施工材料,虽然这可以有效控制施工造价,但此类材料的性能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切实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一旦运用此类材料进行项目建设,将会加大二次返工情况的出现,进而阻碍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材料储存不科学。在材料入场后,需依据材料性能进行分类储存,但一些项目随意将入场材料堆放在施工现场环境之中,这则会使材料性能受到损伤,不利于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

2.3 进度管控不到位

一是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未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不确定因素,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导致计划与实际脱节,进度控制失效;二是资源配置不平衡,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材料、机械等资源,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方法,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工序间的相互制约和干扰,进度难以协调;三是组织协调不到位,建筑工程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施工环节多、工种复杂,各参建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常出现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问题,影响整体进度;四是进度控制手段落后,传统的进度控制主要依靠甘特图和网络图等手工绘制的静态图表,无法准确反映施工进展和资源利用情况,难以实现动态优化和调整,进度偏差难以及时纠正。

3 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3.1 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第一,人员管理方面,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三级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和班前会等形式提升作业人员素质,落实岗位责任制。第二,设备管理方面,应为每一设备建立管理档案,并在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和维修等环节记录详细信息。若涉及特种设备,有关人员需对照国家标准完成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三,质量管理方面,要构建“三检制”制度,重点监控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运用实测实量数据指导施工。第四,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配备多名安全员,做好临边防护、临时用电等危险源管控,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3.2 材料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实际开展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一个重要工作。其一,在施工材料采购环节,采购人员要先对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了解。例如,在钢筋材料采购中,需要明确了解钢筋的规格、型号、力学性能、抗震效果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对应的钢筋进行购买,则可使现场施工中应用到质量合格的钢筋材料;其二,在材料存储环节,要根据材料的技术特性,来制定符合要求的库房或料场,例如,在水泥材料存储阶段,由于水泥遇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必须保证水泥库房的干燥环境,以避免其受到不良影响,降低技术指标,影响到后续的施工质量;其三,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技术性能,来应用正确的施工工艺。例如,在蒸压加气块砌筑环节中,要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来确定其是否需要提前润湿,以避免砌筑后强度不足,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3.3 优化进度管理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合同要求和实际情况,明确进度目标,包括总工期、各阶段工期以及关键节点工期等,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同时,充分考虑天气、材料供应、人员配备等因素,保证进度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批,审批过程中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进行优化和调整,审批通过后作为工程进度控制的依据。其次,加强进度监控与调整。制定完善的进度监控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进度监控职责,包括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分析以及进度偏差原因分析等内容。同时,建立进度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流水施工、平行施工等方式缩短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设备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还能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建筑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本质上是管理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不足与风险意识薄弱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手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提升系统性与前瞻性,以高质量的管理水平支撑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美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及实施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6):187-188.

[2]沈海波,扶明举,易纯勇.探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3):209-210.

[3]李瑶.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应对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218.

[4]韩俊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初探[J].房地产世界,2021(15):105-107.

[5]牛朋英.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7):30-32.

[6]张鼎好,谢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提出的几点思考[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1):76-78.

[7]李雄伟.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5):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