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苏州吴中太湖地区乡村民宿发展浅析

作者

吕伟成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 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台湾地区的民宿发展比较快、也比较成熟。一九八○年前后,垦丁公园的观光景点被发展起来,为了缓解本地人缺乏住房的难题,一些人在这里竖立了客栈的牌子,客栈行业才得以发展起来,后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客栈,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发展出了独具个性的民宿。

内地的家庭民宿发展得比较迟,最初是以“农家乐”的方式出现,后来才演变成了现在的民宿。“农家乐”多集中于郊区和靠近旅游景点的乡村区域,是一种集休闲和休闲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娱乐场所。21 世纪初,由于人民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很多城市人都选择到农村地方旅行休闲。因为人们在居住的时候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民宿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民宿群体。

2 吴中太湖地区民宿的发展情况

2.1 吴中太湖地区民宿的发展情况

苏州吴中太湖地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 15 公里,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季季有果、月月有花;文物古迹密集,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岛屿的山水景观为特色,具有悠久的山水文化和人文文化历史的天然湖泊风景区,也是一个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苏州吴中太湖地区是苏州民宿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太湖民宿排名前列的包括仁德山庄、雪绿、叙姑苏西山二店、娴墅等,其中苏州吴中区的民宿占据主导地位,部分获评国家级旅游民宿称号。更有青蛙村、明月湾这样的网红打卡村落,目前有近 60 家精品民宿,标准化民宿 800 多家,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居全省前列。苏州传统旅游业“过夜”逐渐成为农村旅游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2.2 吴中太湖地区民宿发展现状的优势

2.2.1 政府支持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以及文化旅游融合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推出,苏州的民宿尤其是乡村民宿已经开始了一个从数量到质量都得到了提升的阶段。近几年,苏州市相继发布了关于《苏州市民宿发展政策》、《苏州市民宿等级划分政策》、《苏州市农家乐管理政策》的有关文件,对我国农村民宿产业的规范与监督职责进行了细化。

苏州市于 2017 年以创建“美丽乡村”为主线,启动“姑苏郊野”的“美丽乡村”的创建活动,更是批量的打造出一批特色乡村。

2.2.2 农村家庭旅馆监管机构成立

在吴中太湖地区民宿刚刚起步的时候,他们组建了一个民宿开发团队,由所有民宿老板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决策和协调主要的农村发展问题。该协调小组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的一个办公室主管。这确保了市政文化和旅游局具体负责民宿的一般日常规划和协调,在民宿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处理等,可以向高级别、高权限的部门汇报,让他们进行指导、干涉、授权、牵头办理,从而更好地解决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

吴中太湖地区很多农民都把自家闲置房房屋改成民宿,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相继在此基础上,以“市场托管”、“半托管”、“全托管”为主要经营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了“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指导、统一宣传、统一经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托管”、“半托管”、“全托管”等多种方式,突破了目前我国“农家院”经营“瓶颈”。民宿多种多样有农村民宿、温泉民宿、森林民宿等,可满足各个年龄段的旅客需求常熟星级农家乐内部设施已经非常完善,有茶室、采摘园、超市等。

3.吴中太湖地区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民宿的不规范

民宿管理其实是一个涉及公安、卫生、安全、防水防电、文旅等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目前,吴中太湖地区民宿的管理职责进行了初步的界定,由区文旅局作为主导,组建了区乡村民宿发展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构建了民宿产业与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联席会议制度,从而对以往民宿在审批、监管、推广、扶持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有效的补充。2015 年,建立了民宿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弥补了过去民宿发展中但在办证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难题。完善的民宿证件包括四大证件:工商执照,卫生执照,食品经营执照,特种行业执照。但多数民宿以个人闲置房所打造,闲置房大多数老化严重,设计结构与一般城市民宿不一样,用电用水安全无法保证,消防验收合格难度较大。

3.2 管理经验的不足

吴中太湖地区民宿刚开始经营大多都是以口头推广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推广,大批年轻人出去务工,形成了“空心村”,缺乏专门从事民宿的年富力强的人员,

经营状况不佳,大部分的服务人员都是本地的农户,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对餐饮行业服务的认识,使得民宿的服务品质不高。

3.3 缺乏互联网的传播

从吴中太湖地区的“微度假”的营销效果来分析,其潜在的开发和提高的空间仍较大。随着民宿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优质客店商纷纷采用了主动的方式进行市场推广,除了报纸、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近些年来,“互联网”思想已被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对客店业的推广中,如通过“吴中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吴中旅游智慧平台”,“携程”和“美团”等网络平台,以及一批著名客商店也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客店号”。但是,各各民宿主的水平管理不高,现代媒体应用的覆盖面也不够,酒店的运营观念迫切需要更新。

3.4 缺乏合理的规划

吴中太湖地区民宿的设计都属于自主设计,很少请到专业的建筑设计人员来进行设计,这就造成了民宿缺少了设计感,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在吴中东山和西山地区尽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由于民宿没有足够的设计和创新性,难以吸引到足够多的和高端游客。

4 促进吴中太湖地区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4.1 民宿的规范与管理

通过对旅游者的评论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后,发现有些民宿的服务质量令人担忧。需要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开展日常检查,对于屡教不改的旅馆,要实行“黑名单”制度,进行公开。引入有情怀的人才到农村去开发民宿,运用他们的经营经验,促进农村民宿的标准化。利用农村民宿协会,加强对民宿主人的培训,并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统一管理,让村民自建自营的民宿能赶上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4.2 联盟化、平台化

加大政府和协会促销力度,提升本地消费黏性。开辟吴中太湖地区民宿介绍的小栏目,如报纸、电视台、“吴中发布”微信号,通过“微新闻”,“微推广”,“微故事”,对吴中太湖地区的民宿进行推介;打造民宿品牌。加强对“三网融合”平台的宣传,在携程,美团,小红书这样的第三方协作平台上,使用诸如百度这样的 SEO技术,展开相关活动营销,如优惠券、活动、会员制等方面,可以运用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中,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展开对用户的在线推广,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对品牌区域化的整体集合式营销上,要避免对产品进行碎片化的宣传。

4.3 多元化的产品的开发、配套化产品的完善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乡味”,需要在民宿中融合地方文化要素,每年一届的太湖梅花节、枇杷、杨梅采摘节、太湖开捕节和太湖龙舟赛等 20 余项专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太湖旅游品牌的不断提升,太湖水上抗日游击队红色教育基地文化,农具特色文化,打造出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特色的民居。在民居的设计中,尽可能地保持木构,保持原有的特色,融入当地的自然特色。构建民宿的完整产品体系。

4.4 市场整合

对苏州吴中太湖地区特色乡村民宿进行宣传和推广的时候,应从自然风光、民宿内部的苏式风情、民宿的人性化服务、民宿的住宿环境等方面入手,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共有的文化因子,将“最太湖”“最江南”作为其核心的文化元素,形成一个整体的品牌效应。与此同时,要以民宿自身的不同风格为基础,将目标锁定在特定的受众身上,实现对其进行精细化的营销。例如,在对亲子乡村民宿进行宣传推广的时候,要更重视对儿童游乐设施及活动的介绍等。

5 总结

总之,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民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既能将无人居住的房产、荒废的农庄景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为游客带来一种温馨的感受,又能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能减轻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宜夏,田禹.“民宿+”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门头沟区百花山社民宿为例[J].中国园林,2022,38(06):13-17.

[2]杨厚松.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探论[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5):118-123.

[3]张东燕.新时代下乡村旅游民宿经营与发展因素分析[J].中国果树,2021(10):112-113.

[4]何健薇,笪玲,杨建春.乡村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价值评估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1,48(05):629-641.

[5]徐巧云.乡村旅游民宿服务体验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6]刘思邑.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设计研究[D].成都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