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合同管理对土建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积极影响

作者

张宇

江苏守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100

引言

土建工程的结算及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其对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控制工程结算中的不确定因素和突发费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合同管理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工具,能够在规范化操作和监督过程中避免成本的无效浪费、降低争议风险、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然而,实际操作中,很多土建工程项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如合同条款不明确、成本预测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项目成本的超支或结算纠纷的发生。如何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解决这些问题,保障项目顺利结算和控制工程造价,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土建工程结算过程中合同管理的关键作用

在土建工程结算过程中,合同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法律保障,也是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的基础。土建项目的结算涉及大量资金流动,如何确保这些资金的合理支配和有效利用,关键在于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和执行的严格性。合同管理通过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规范项目中的资金使用、支付条件、施工质量标准等内容,能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与法律风险。若合同管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后期的结算争议,甚至导致工程成本的超支或延误。完善的合同管理不仅是项目执行的保障,也是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合同管理在土建工程结算中的核心作用还体现在项目资金的结算与控制上。项目的资金往往是分阶段拨付的,而每一阶段的结算都需要依据合同条款进行严格核对。合同条款不仅规定了支付方式,还涉及到进度款、质量保证金、尾款等多个环节,只有严格按照合同执行,才能确保资金的流动符合预定的计划,避免因为资金不及时到位而导致工程进度滞后或出现资金断裂。合同管理还要求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监督,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据可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财务漏洞和浪费。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土建项目中的工程结算至关重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确保工程资金的合规使用。

在解决工程造价争议和合同纠纷方面,合同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许多土建工程项目因结算时出现预算超支、材料价格波动、施工质量不符等问题而导致各方对账目产生分歧。此时,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和执行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决。合同中对于价格调整机制、索赔条款、工期延误赔偿等细节的规定,能够有效减少争议的发生并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公平保障。通过细化合同内容、明确职责和风险分担,合同管理不仅保障了工程结算的公正性,还为项目顺利完成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土建工程的结算过程中,只有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各方利益最大化,避免无谓的法律风险和财务纠纷。

二、有效的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有效的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控制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土建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不仅仅是对合同条款的执行监督,更是通过规范和管控工程各项资源的使用,控制项目的整体造价。通过对工程造价的精细规划与管理,合同条款的制定和完善能够有效避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合同中对材料价格、人工费用及设备使用等内容的明确规定,可以避免因价格波动引起的额外成本支出。合同中对各阶段支付条件的约定,也能够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控制资金流,保证资金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从而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顺利完成。

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方面,还涉及对变更管理的有效应对。土建工程项目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会因设计变更、施工方法调整等原因产生额外费用。在此情形下,合同管理系统地规范了变更的处理流程,确保任何变更都能按照合同中的约定进行审批与确认。通过明确变更的范围和费用控制标准,合同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未经批准的变更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增项,保障工程造价不因频繁的变更而失控。合同中的变更条款及价格调整机制,提供了双方协商和解决争议的依据,减少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沟通不畅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除了对项目变更的管理,合同管理对工程进度控制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土建工程中,工期延误往往会导致项目造价的增加,特别是在需要额外支付工人工资、设备租赁费用等情况下。有效的合同管理要求明确约定工期,并为延期提供合理的处理机制。如果因承包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合同中应有明确的罚款条款;反之,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延误,合同则应规定适当的免责条款。通过合理的工期约定和延期处理,合同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工程按时交付,还能有效减少由于延期而增加的额外成本,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的超支风险。总之,合同管理在土建工程中起到了把控造价、避免浪费和风险的关键作用,是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优化合同管理机制提高土建工程经济效益

优化合同管理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土建工程的经济效益。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工程复杂度的增加,传统的合同管理方法已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项目需求。优化后的合同管理机制通过合理的条款设计和严格的执行监督,不仅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的执行效率,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预算超支。通过采用更加灵活且细化的合同条款,项目各方能够在明确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分担。这种机制能够促进项目各方协调合作,确保工程进度、质量与造价的平衡,最终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对于承包方而言,合同管理机制的优化使其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项目预算、成本与利润,确保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无谓的损失和不必要的支出。

合同管理机制的优化还体现在对工程变更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控制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建工程项目往往会因设计调整、材料变化、不可抗力因素等原因发生变更。如果合同管理机制能够对这些变更进行科学的规定,并加强对变更成本的事前评估和事后控制,就能有效避免因变更产生的预算超支。在风险管理方面,优化后的合同管理机制不仅对潜在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估,还通过合理的风险分配和保险条款,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通过对项目潜在风险的事先预见与应对,合同管理能够确保工程的成本和质量得到有效平衡,最终使项目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优化合同管理机制不仅提升了项目的执行力,还为土建工程的成本控制、风险规避和盈利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结语

本文通过探讨合同管理在土建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中的作用,阐述了合同管理对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通过规范条款、明确责任、控制风险、降低成本,从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保证资金合理利用,避免预算超支。优化的合同管理机制不仅能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还能最大化经济效益,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且在预定预算内顺利交付。合同管理在土建工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提升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宏,高飞.土建工程中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的影响[J].造价管理,2023,45(2):102-108.

[2]孙杰,周凯.优化土建工程合同管理机制的路径探析[J].建设工程管理,2022,39(4):56-63.

[3]刘娟,吴雪.论合同管理在土建项目中的应用与挑战[J].建筑经济,2021,42(1):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