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段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策略研究
杨宇思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第三小学 719000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写作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然而,许多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写作时面临素材积累不足、思路不清、表达不流畅等问题,这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素材的积累和运用缺乏意识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帮助学生有效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中高段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现状
在小学中高段的写作教学中,许多学生面临着素材积累不足的现象。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内容通常以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感悟和经验为基础,而这些内容的积累主要依赖于学生的阅读量和生活经历。然而,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有限,尤其是在课外阅读方面,许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丰富的阅读素材。此外,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也相对单一,很多学生缺乏广泛的生活体验,导致他们在写作时难以找到恰当的素材来支持自己的写作。许多学生习惯于模仿范文,或者在写作时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叙述层面,缺乏深度和独立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思路往往不够丰富,表达方式也较为单调,无法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见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素材,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生活经验,成为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学生素材积累不足的原因分析
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既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关,也与当前的教学方式、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首先,学生阅读习惯的缺乏是影响素材积累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阅读的内容也多为课本或简单的读物,缺乏对多样化和深度阅读的兴趣。由于阅读量的不足,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素材也相对匮乏,导致他们在写作时缺乏足够的素材储备。随着课外阅读的缺乏,学生的写作视野也相对狭窄,影响了其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度。其次,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技巧和形式,往往忽视了素材积累和学生思维的培养。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写作技巧的传授,如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而忽视了对学生日常生活观察和感悟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具体的、丰富的素材。再者,家庭环境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也是影响学生素材积累的原因之一。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较为单一,缺乏丰富的文化氛围和生活体验,无法提供足够的写作素材。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素材积累主要依赖学校教育。如果学校的教学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学生的素材积累将会更加困难。
三、提高学生素材积累的策略
针对学生素材积累不足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素材积累。首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是积累素材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文学作品、科普书籍、历史资料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除了经典的课外读物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文章,从而在写作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素材。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多种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和观察力。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写作素材不仅仅来自书本,更多的是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物,进行日常记录,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然观察、人物采访或事件记录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真实的生活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使他们的写作更具真实性和生动性。再者,教师要加强写作训练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将所积累的素材与写作技巧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将积累的素材与写作的主题紧密结合,如何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写作比赛、写作日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不断积累和运用素材。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增强写作技能,还能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积累的素材,提高写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四、促进学生素材运用能力的培养
积累素材仅仅是写作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运用素材,才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素材的价值,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整合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写作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素材在写作中的作用。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素材的表达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如何根据写作目的和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避免素材与主题脱节或冗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识别哪些素材能够更好地支持论点或描写,哪些素材则可能让文章显得杂乱或缺乏深度。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素材有机地融入到文章结构中。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提纲写作等方式,将素材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通过提纲的构思和素材的整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文章结构,确保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写作反馈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互动,学生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视角和建议,从而提升他们的素材运用能力,形成更加多样化和深刻的写作风格。
五、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中高段写作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通过多途径的素材积累策略和有效的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提高写作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和运用素材,提升其综合素养。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写作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技巧训练方法初探[J].求知 导刊,2024,(32):23-25.DOI:10.14161/j.cnki.qzdk.2024.32.007.
[2]叶林.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序列构建——以“言语思维”为主线的小学写作教学进阶与实施策略[C]//西部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盟,西南大学.西部基础教育(2025 年第 1 辑)——第二届西部基础教育论坛会议论文集.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2024:77-82.DOI:10.26914/c.cnkihy.2024.082558.
[3]潘兴国.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 坛,2024,(20):68-70.
注:本文系 2025 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段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策略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