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中农药残留的色谱检测条件筛选
邓雄 陈彦霖 唐开波
众信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 400000
引言:
果蔬作为日常生活中高频接触的食物,农药的合理使用可为果蔬产量提供保障,但农药残留问题会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传统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检测灵敏度较低、操作流程复杂等局限,无法满足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的精准性需求。质谱联用技术因具备定性能力强、检测限低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准备
(一)实验材料
本实验选取苹果、青菜两种果蔬,有机磷类农药标准品(毒死蜱、敌敌畏)、拟除虫菊酯标准品(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均购自国家计量认证的标准物质中心,纯度299.0% 。甲醇、乙腈(色谱纯)为提取剂,氯化钠(分析纯)为盐析剂,无水硫酸镁为去水剂。
(二)实验仪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电喷雾离子源)、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GC-MS/MS、电子轰击离子源)为本实验主要检测仪器。辅助设备:高速离心机(用于离心分离)、超声波提取仪、固相萃取装置(配备C18 固相萃取柱)、氮吹仪。
二、实验方法优化与条件筛选
(一)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对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本实验针对QuEChERS方法与传统液液萃取方法的前处理过程,从提取回收率、操作繁简程度、所用试剂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1.提取溶剂选择
以乙腈、甲醇分别提取苹果、青菜样品,结果显示,乙腈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提取效果更优:苹果中,毒死蜱、氯氰菊酯的提取率分别比甲醇提取高 12.3% 、9.8% ;青菜中,敌敌畏、氰戊菊酯的提取率分别比甲醇提取高 10.5% 、 8.6% 。同时乙腈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故选择乙腈作为提取溶剂。
2.盐析与脱水条件优化
在提取液中加入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考察氯化钠与无水硫酸镁的不同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当氯化钠、无水硫酸镁用量分别为 5g、10g时,农药回收率佳,达 85%-105% ;氯化钠用量不足时,提取液分层差、杂质多;氯化钠用量过高时,容易析出氯化钠晶体,影响质谱,导致农药回收率降低。
3.净化条件优化
采用C18 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分别考察洗脱溶剂(甲醇-乙腈)体积比为1:1、1:2、2:1 时的净化效果。当洗脱溶剂体积比为 1:1 时,基质效应最小,虽农药峰峰形对称性略有不佳,但仍满足检测要求。QuEChERS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所用试剂量仅为传统液-液萃取法的1/2,且节省 1/2 的操作时间,故最终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二)色谱检测参数筛选
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参数优化
液质联用的核心是 “质谱离子化”,而拟除虫菊酯类物质的分子结构(含酯键、苯环、卤原子,但缺乏强极性基团如 - OH、-NH₂、-COOH)导致其离子化能力极弱,电喷雾离子源依赖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带电离子(如质子化 [M+H]+. 、去质子化 [M-H]-),但拟除虫菊酯的质子亲和力低,难以与流动相中的 H+结合形成稳定的 [M+H]+离子,导致离子化效率 ‰ ,远低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故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以毒死蜱、敌敌畏为研究对象;毒死蜱的定量离子对为 349.9/197.8,定性离子对为349.9/97.0;敌敌畏的定量离子对为 220.9/108.9,定性离子对为 220.9/127.0;为降低基质效应带来的影响,进样体积优化至3 微升,两种农药检测限(LOD)分别为 0.003mg/kg 、0.005mg/kg 。
2.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参数优化
针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采用GC-MS/MS检测,优化色谱柱、柱温程序、质谱参数: ① 色谱柱对比HP-5( 30m×0.25mm×0.25μm) )与DB-1701(同规格),HP-5 对两种农药分离度达1.8 且峰形对称,分离效果更优,故选用; ② 最佳柱温程序: 60∘C 保持 1min, 20∘C/min 升至 180∘C 保持 2min ,再 10∘C/min 升至 280∘C 保持5min,可避峰叠加、缩短分析时间,两种农药保留时间分别为 12.5min 、 15.3min ; ③ 质谱参数:优化离子源温度、碰撞能量等,氯氰菊酯的定量离子对为 181.0/146.0,定性离子对为 181.0/163.0;氰戊菊酯的定量离子对为 419.0/127.0,定性离子对为 419.0/181.0,两种农药检测限(LOD)分别为 0.002mg/kg 、 0.001mg/kg[1]s 。
(三)方法验证
按信噪比S/N J=3 (3 倍信噪比)计算检测限(LOD),4 种农药的LOD均 ≤0.005mg/kg ;按信噪比S/N=10(10 倍信噪比)计算定量限(LOQ),4 种农药的LOQ均 ≤0.01mg/kg, 。
2.准确度
通过加标回收试验验证准确度:在苹果和青菜样品中分别添加低( 0.01mg/kg⟩ )、中( (0.05mg/kg) 、高 (0.lmg/kg )三个水平的农药标准品,每个水平设置 3 个平行样。结果显示,回收率为 85.2%-104.8% ,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度要求(回收率 80%-120% )。
3.精密度
通过同一水平平行 3 次测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显示同一水平的RSD均 55.0% ,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三、不同果蔬基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一)基质效应评估
果蔬基质中的有机酸、色素等成分对测定结果产生基质效应,对农药的响应值产生一定抑制作用[2]。本实验通过比较有机磷农药对照品在纯溶剂(乙腈)与果蔬基质提取液中的响应值,分析基质效应对有机磷农药检测的影响。结果显示:苹果基质对有机磷农药的响应值有抑制作用(降低 5%-8% ),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影响较小;青菜基质中叶绿素含量较高,对 4 种目标农药的响应值均有抑制作用(降低 8%-12% )。通过改良净化剂(PSA、C18、GCB)的含量配比,可将 4 种农药的基质效应均控制在 15% 以内,不会对测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二)基质适配性调整
称取相同质量的不同果蔬空白同类样品,添加梯度浓度,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溶剂、前处理方式、净化方法,制定空白基质表线,同法制备检测样品,可抵消大部分基质效应带来的影响。对于青菜等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果蔬,提高GCB含量进一步去除色素;对于苹果等表皮较厚的果蔬,在样品匀浆过程中延长匀浆时间 2min ,确保农药充分提取。两种不同果蔬样品经调整后,所测 4 种农药的回收率与精密度无显著差异,表明筛选出的测定方法可适用于苹果与青菜,并可在同类果蔬的农药残留检测中推广应用。
四、结语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可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在选择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色谱检测条件时,需兼顾样品前处理方法与仪器设备的适配性,以获得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与准确性。同时,需考虑果蔬基质的差异性,对检测流程进行适当微调以应对不同基质的影响,以便后续拓展检测项目与农药种类,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更丰富的技术信息,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陈露芬,包亦卉.气相色谱法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影响因素[J].食品安全导刊,2020,(06):123.
[2]李亚会,袁彬.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