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循环经济理论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宇航

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

引言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扩大,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传统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如填埋、焚烧,不仅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引发二次污染,而循环经济理论突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废弃物的最小化排放,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供给新的思路以及方法,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不仅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达成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能利用、循环利用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增加模式。它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投入、废弃物引发,对废弃物实行回收以及再利用,使其重新进入生产过程,达成资源循环流动,该理论目的是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物质以及能量流量并从源头上利用率最大化资源、减少污染,经过改进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等方法,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同时突出将废弃物作为资源,再次投入运用,延长产品以及服务的运用寿命,如对废旧电子产品实行维修、翻新后重新销售[1]。

2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达到一定的进展。在生活垃圾方面,一些城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升可回收物的回收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也在逐步增加,粉煤灰、煤矸石等在建筑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总体来看,我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水平仍有待提升。当前很多地区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全面普及,居民分类意识淡薄导致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混合,扩大后续资源化处理的难度。另外,一部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处理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档次不高,影响资源化处理的结果和效率,加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市场认可度较低,缺乏有效的市场激励以及桎梏机制,导致企业开展资源化处理的积极性不高[2]。

3 循环经济理论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在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理论秉持着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重点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明确要求从源头上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而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正是达成这一重点环节,经过构建一套完善且细致的分类收集体系,能够将不一样类型、不一样性质的固体废弃物实行精准分开收集,以常见的城市生活垃圾为例,把可回收物,像纸张、塑料、金属等与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废灯管等分别归类收集,如此一来可回收物能够更高效能地进入回收流程,大大提升回收率,防止其与其他垃圾混合后降低回收价值。有害垃圾得以单独处理有效减少其对土壤、水源等环境要素危害,厨余垃圾等也能按特定方法处理实行资源化利用[3]。同时,分类收集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供给优质、纯净的原料,防止因原料混杂而扩大处理难度和成本,使得全部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更加高效能、经济。

3.2 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中的应用

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循环经济理论引导形成了多层次、多路径的技术体系,具体可划分为再利用、资源化与能源化三大技术方向。再利用技术主要针对仍具备使用价值的废弃物品,通过修复、翻新等手段恢复其功能并重新投入市场,例如废旧家具经过专业修复后,其外观与使用性能得以恢复,可再次销售使用,既满足了部分消费需求,也减少了新家具生产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同样,废旧衣物经清洗、消毒和改造后,可捐赠或转化为拖把、玩偶等再生制品,实现资源的全生命周期高效利用。资源化技术则将废弃物直接转化为可利用的二次资源,是实现“废物—资源”循环的关键环节,例如厨余垃圾通过厌氧发酵或好氧堆肥等生物处理技术,转化为富含养分的有机肥料,可用于农业生产,促进物质循环;又如废旧轮胎通过热解技术,在高温无氧条件下分解为燃料油和炭黑,前者可作为工业燃料,后者可用于橡胶制品生产,实现物料与能源的双重回收。能源化技术则适用于具有较高热值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等热化学处理方式,将其所含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典型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实现垃圾减容减量的同时,有效输出电能,补充城市能源供应,是实现废弃物能源价值的重要途径。这些技术路径共同体现了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推动固体废物处理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资源化管理转型。

循环经济理论不仅仅留意单独企业或环节资源利用,更突出产业之间的生态链接,经过构建一种紧密相连的产业生态系统,实行固体废弃物在不同样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产业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引发大量钢渣,这些钢渣倘若随意排放,不仅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过对于水泥生产企业来说,钢渣却是一种优质原料可以一部分替代传统水泥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样,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废酸经过专业处理后,可以调整其酸度等指标满足其他企业生产需求,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化工合成等生产过程,这种产业生态链接模式使得固体废弃物在产业间实行“变废为宝”的循环流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部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循环经济理论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切实可行的路径。尽管当前我国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循环经济理论在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技术和产业生态链接等方面的深入应用,我们看到了解决固体废弃物问题的希望与方向。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垃圾分类推广、提升处理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化产品市场认可度,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链接,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有效资源化处理,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艳丽, 兰颉, 孟洁, 吴昊. “造纸 i+ 园林”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J].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 43 (08): 118-122.

[2] 冯子龙, 刘婧. 探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 [J]. 中国商界, 2024,(04): 90-91.

[3] 祁守岗, 李平, 孙欣. 南京福臻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体废弃物资综合利用再生环保建筑保温材料[Z]. 项目立项编号:FZKY20101115. 鉴定日期: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