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及协同机制探讨

作者

马德旺

泾源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宁夏 756400

引言

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经营组织形式,主要为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的经营主体采取集中、专业化的经营生产模式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新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应用是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户收入的有效措施。然而,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受到陈旧观念、信息传递等问题的影响,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存在着一些阻碍。本文通过对阻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协作方案建议。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1.1 信息不对称

新农人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现代农业模式下,信息传播和共享显得尤为重要,但多数农户、新农人获得、解读及利用新技术仍然存在障碍。首先,研究者与农户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途径,阻碍科学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进程;其次,农户缺乏对市场的需求、技术更新等方面的信息,不利于其作出合理的生产决策和正确地利用信息。这些信息的缺失或者不平衡,造成新农人在选择当地适用的科技和生产方式时经常有错误或偏差的情况,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例如,一些新的农业技术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产量,如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但农户缺少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信息,常常导致不能正确使用。此外,由于农产品市场供求不稳定,农户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犹豫不决的问题,也会带来新农人在大规模种植推广过程中的低效率情况。

1.2 技术适应性不足

另一方面,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科技应用过程中,技术适应性不足问题也是存在的。现代农业技术尽管对于地方经济的整体影响力较高,但是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区域差异的因素,因此对传统作物例如水稻、高粱等来说,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就不适用于当地气候、土地以及农民种植习惯,由于忽略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农业科技作用及其合理性受到限制,影响了新型农户的经济效益以及长远效益。此外,对于不同的地区的农户的农业技术接收程度和水平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一些先进技术对于农户并不具有足够的认同感以及可操作性,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技术适应性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说明从理论到实践的相关研究以及运用之间断层较为明显,由此降低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并且减缓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推广的解决方式

2.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为弥补信息不对称,新农人要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在集成农业科研信息、市场动态、技术提供与服务、农业生产管理等各项信息的基础上,为新一代新型经营主体及小农提供实时综合信息服务。例如构建网站或者APP,使得农民只需简单注册、登录,即可得到最前沿的农业科技、市场信息、政策变化等内容。同时,利用平台交换信息,使农民们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也能够帮助他们在做出判断时更加理智、冷静。并且,信息交流平台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

机构、涉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互补,精准匹配供需,使新农人和其他市场要素共同发展。

通过这一信息平台,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传递渠道,进而提高技术推广效率。

2.2 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除此之外,除此之外,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力度是促进新农人农业科技推广成效优化的重要环节。对现阶段技术可操作性不高的现象,我们需通过开办培训班、田间技术会、技术研讨会等举措进行技术创新培训,帮助农民和技术员和管理人员提高认识和掌握使用新技术的技术水平。培训内容应根据所处区域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技术进行推广,如选择当地常见土质、气候适合不同农作物的技术编写技术手册并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示范,给农民增加对新技术信赖的信心;同时对青年群体和农业创业精英学习新技术进行指导,从学习开始,采用“师带徒”的形式让其慢慢熟悉新的技术,创造学习氛围。全方位、多维度、系统化地深入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通过多方合作,让农业科技得到更广泛的被接受,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

2.3 促进产学研合作

发展产教融合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转化速率的重要手段。新型职业农民可通过产教融合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业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团队,共同开展农业科技的研究与试验。通过组建联盟,院校可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应用提供理论服务和技术指导,而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向院校提供生产实践的经验及信息反馈。通过这样的协作不仅能够缩短科研到产的周期,也能够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用创新技术手段打造更多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另外,农业企业也能够通过融入研究与推广应用中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促进其健康成长。由此形成的各方共赢的局面,对于促进农业科技的更新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新型农场主在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中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采取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进行农业开发和生产的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能够迅速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以适应市场的环境;能够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解决传统农业出现的各类问题,也能够通过合作体系与科研机构、政府、农民建立紧密联系,确保了农技推广工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因此强烈呼吁大家参与到其中,希望大家了解新农业经营主体在新技术普及、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起为促进现代新型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 张小雅. 农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发展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3(4): 45-48.

[2] 刘海波; 王丽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23(12): 23-27.

[3] 符建清; 宋志伟.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推广机制探讨[J]. 农业技术与经济,2024(6):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