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探讨集抄系统的管理现状和提升

作者

董亮亮

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分公司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集抄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电量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对集抄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集抄系统;现状;常见的问题;集抄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输的多样性,远程性和可靠性都得到大幅度提升。集抄系统的出现,可以彻底解决传统人工抄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尽管目前集抄技术已相当成熟,但集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正处在瓶颈期。在集抄系统运行中,各种复杂情况的出现,导致集抄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存在较大困难。

1 集抄系统的概述

1.1 集抄系统的简介

集抄系统(集中抄表系统)主要由国网智能电表、采集终端、集中器、数据传输通信信道和主站系统构成,是一种把多个单元信息准确传送到一个基站数据处理中心的综合系统。集中抄表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

1.2 集抄系统的特点

低压电表是通过电力线载波与集中器进行通信,专变用户电表是通过RS485线与负控终端进行通信,集中器和负控终端再通过无线电话网络中的GPRS或CDMA通道与主站进行通信。信道的畅通是保证数据正常传输的必要条件,电表在主站系统中的档案和终端内测量点档案的正确性则是正确通信的唯一途径。集抄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电表数据采集的失败。

2 集抄管理的现状

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基本完成了电表的迭代,将原来的机械表更新为可载波集抄的电子式电表,基本解决了人员抄表工作量大、抄表周期长、电费回收不及时、线损分析困难等问题。随着载波技术的不断升级,由窄带载波逐渐升级为宽带载波,同时根据电力公司的特定需求还可进行深化应用。尽管集抄相关的技术已相当完善,集抄的工作也相对简单,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集抄上线率和低压采集完整率很难达到100%的目标,尽管达到了也不能长期保持。由于用户基数大,集抄系统问题呈现出无规律。随着电力公司对集抄系统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新问题不断地出现,常规的异常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由于进入集抄系统的电表、终端和模块无法采用单一来源,导致各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够,给集抄系统异常分析到来了一定的困难。

3 集抄系统常见的问题

3.1 低压用户集抄问题

(1)系统档案错误。系统表地址错误未落实修改、销户用户未及时删除、新装电表或更换电表后系统档案未正确下发至终端,电表跨台区未核实修改。

(2)电表运行不正常。电表电压异常未及时处理、电表损坏未及时更换。电压波动较大或者用户过载使用时容易造成电表损坏或下户线烧坏。

(3)载波模块不匹配。低压表计采用电力载波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台变集中器的路由载波方式确定后,即要求台区内所有户表的载波方式与集中器相匹配,否则无法集抄上线。但现实中装表人员经常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安装后无法正常集抄。

(4)模块损坏。由于各厂家模块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恶劣的环境下,导致模块的寿命降低。

(5)电表时钟误差较大。随着电表运行时间的增加,电表时钟电池频繁出现欠压,电表自身无法正常冻结,导致系统采集的数据不准确。

3.2 专变用户集抄问题

(1)信号不稳定。专变终端采用RS485线进行短距离抄表,抄表方式简单而且稳定,但所在地的通信信号强度直接影响终端的通信状态。山区、人烟稀少的地区信号强度较弱。雷雨等极端天气也会影响通信质量。

(2)终端参数设置错误。主要的参数包括测量点、APN、主站IP,端口号,通信协议等设置错误导致无法正常通信和正确抄表。

(3)终端参数自动初始化。某些品牌的某些终端可能会存在地址编码自动初始化,导致终端离线。

(4)计量集抄系统冻结的数据有缺失。终端正常在线,但系统采集的电压、电流、电度止数、功率因素等数据,可能因为某个传输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系统冻结数据时有时无。

4 加强集抄管理规范化

4.1施工中确保档案与数据无误

由于低压用户数量庞大, 如果集中器或者配变监测终端里面保存的用户档案与营销计量系统不相符,就会导致集抄失败,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所以,在电表完成安装后, 应及时对用户和电表档案进行验收核实,以确保档案正确和电表通讯功能正常。

4.2做好集中器和电表终端通信调试

装表接电或设备更换结束后,应及时对终端参数进行调试正确,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确保计量装置正常运行。施工结束后要及时验收,验收时要给计量装置通电测试,确认各项功能正常。其次,验收资料中应包含电表和终端的实物影像资料,终端参数的影像资料,实物接线图等,以备后期查看。

4.3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

随着供电企业对计量设备数据需求和控制要求的不断增强,原有的技术和设备已不能满足,这就需要企业创新思维,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通过不断测试,建立试点,然后不断推广应用,形成对旧技术和旧设备的更新迭代,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实际价值。

4.4维护管理分级制

对集抄系统、主站、采集终端的维护,专业知识水平较高,最好安排有专职的维护人员,设置相应的监控、维护班,培训专职人员进行维护。 做到准确、快速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及时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对设备的新装、更换、维护和保养,应有部门统一进行分级管理,做到凡事有人管,构建设备主人制,共同维持集抄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将涉及到集抄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完善的规定和有效的规则,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行必严,违反必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

5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应用,集抄系统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应用和管理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低压集抄是全面实现远程抄表的难点。故立足当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探索新的技术和强化管理水平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梁敏仪 .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 科技视界 26(2018):2.

[2]施艳慧. 远程集抄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 2011.5.11.

[3] 李 文, 张 越,彭 凯. 低压集抄系统的应用及维护管理[J]. 电气时空,2011.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