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铁调度指挥安全性的策略分析与思路
肖扬
中交轨道(天津)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引言
地铁系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高效运营对城市的繁荣至关重要。本文的分析揭示了地铁安全风险的多元性,并强调了综合控制策略的必要性。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来识别、预测和控制风险。尤其是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它们的结合使得地铁系统更为智能、自适应和韧性强。面对未来的挑战,继续深化技术应用,以及培训人员适应这些新技术,将是确保地铁持续、安全运营的关键。
1 地铁调度指挥的基本内涵
地铁调度指挥的基本内涵是对地铁运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涵盖了地铁列车的出入库、行驶路线的确定、列车间隔的安排、特殊情况下的临时调度以及与乘客的信息沟通等多个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地铁调度指挥的功能和职责。首先,地铁调度指挥需要确保地铁列车的准时运行,使乘客能够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准时到达目的地。为此,调度指挥人员需要实时监控运营中的所有列车,确保它们按照预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通过使用现代化的信号系统和监控设备,调度指挥人员可以实时获得列车位置、速度和运行状态等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调度和指挥。其次,地铁调度指挥还要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在设备故障、意外事故或其他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时,调度指挥人员需要迅速作出决策,重新安排列车的运行路线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乘客和运营的影响。他们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密切合作,及时采取措施修复设备故障、疏导人流、处理事故现场等。调度指挥人员还需要与应急救援部门紧密配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保护乘客的安全。
2 加强地铁调度指挥安全性的策略
2.1 树立安全调度意识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地铁。与其他运输方式比较,地铁具有快速、准点、间隔短、方便舒适、不拥堵等优点,要想对地铁交通运行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地铁运行安全,需树立地铁安全调度工作的战略意识,以此保证地铁运行更加安全。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地铁调度工作能满足调度要求,使行车调度人员充分认识到行车调度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的意义,形成“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工作方针。此外,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加强对调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保证各项工作在制度保障下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指挥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训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进行安全调度时,调度人员的能力与应变行为将直接关系到调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应通过定期、统一组织的专项岗位业务培训和演练,提高管理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一支高素养、综合素养较高的队伍。此外,还应强化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地铁调度员的安全教育。在地铁运营中,既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调度工作,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专业素养,并能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对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加强调度指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是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的先决条件。地铁调度指挥人员应妥善解决各种安全隐患,压实责任,把运营风险降到最低。
2.2 健全行车调度安全指挥体系
想要高质量地开展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就应健全行车调度安全指挥体系,为地铁行车调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地铁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打造一套科学、合理的行车调度安全指挥体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引导。第二,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地铁行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突发事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必须提高行车调度指挥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其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妥善解决各类突发事件,为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2.3 演练应急预案,做好处理应急事件的准备
为更好地应对地铁突发事件,地铁调度指挥中心应制订应急预案,对地铁行车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演练。调度员应熟练掌握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实际演练,模拟现场应急事件处理情景,并在演练中将综合调度与单一调度相结合。调度员应具有全局性观念和应变能力,调度指挥要高效率,要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质量,缩短处理时间,减少事故损失。还应组织调度员定期进行技能竞赛,通过综合技能和单项技能竞赛,使调度员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应急指挥的相关操作,为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还应注重完善应急演练的绩效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认真全面地评估演练情况,总结调度应急指挥中的优点和不足,弥补不足之处,健全和优化班组分工,有效地提高个人和调度班组岗位合力。此外,将演练成果纳入绩效管理,奖励优秀人员,惩罚敷衍塞责的人,提高调度员的整体工作素质,发挥调度员应急指挥的作用。
2.4 加强技术控制
第一,定期检修装备。地铁营业部要制订涵盖列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通讯系统和供电系统中重点装置的具体装备检修方案。通过经常性的检修、维护及检务工作,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并进行排查和检修,保证设备在工作中处于良好的状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记录及数据库分析机制,详细记录并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结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第二,引进先进的技术。智能调度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新技术在地铁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不但提高了地铁系统的自动化,减少人为作业而产生的弊端,还提高了调度效率、优化了行车组织。因此,地铁运营部门应该积极地引进先进技术,并且要逐步构建智能化的高效调度系统,结合现实状况进行试点推广。
2.5 加强调度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首先,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通过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并辅以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全面提升调度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了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还需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应用 VR 技术等先进手段构建沉浸式培训环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训内容的丰富性,还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基于此,应当构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将日常工作表现、应急处置能力以及业务知识掌握程度等纳入考核范围。同时,考虑调度工作的特殊性,还应特别重视调度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压力测试,不断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其次,为了实现培训考核工作的规范化和可追溯性,有必要建立完整的调度人员能力档案,对培训考核全过程进行记录,从而为人员管理和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地铁运营是重中之重。为此,地铁调度指挥部门应针对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多管齐下,分别从行车调度管理模式、人员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消除影响出行安全的因素,使地铁指挥调度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晨.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探析[J].安防科技,2021(22):43
[2]韩学光.基于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信息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2(6):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