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育人
刘新琦
浚县实验小学 476434
引言
小学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阶段,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领头羊”。德育,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严纪律,不严德;严知识,不严爱”的这种现象,导致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德育工作两张皮现象,班主任应如何把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将德育融合在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是小学班主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而学生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最直接、最丰富的一个环境载体,管理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把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
一、营造浸润式德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环境能对人的品行进行熏陶。班主任要创设班级物质环境和班级精神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构建“德育文化角”“德育榜”等班级物质环境,班主任可以将名人名句、道德故事、学生最美的行为等制作成班级物质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制定班规、营造民主班级氛围,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对班级的认同感和道德意识。班主任在班级中创建“美德树”文化墙,将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如乐善好施、言而有信、与人为善等张贴到“美德树”文化墙上,在班级中组建“班级理事会”,由学生制定班规“文明公约”,要求班级成员“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等。由学生通过民主协商,自主规定“课间不闹”、“卫生轮流做”,等等。将德育要求变成学生的自律。
二、创新德育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渗透品德教育
开展德育活动是落实德育的载体。班主任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班队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通过主题队会、进校园、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感受、感悟,实践道德规范,避免说教式德育。在“学会感恩”的德育活动中,班主任开展了“感恩三部曲”:第一步,让学生说“感谢我的父母”。问:同学们,你的父母这一周为你做了什么?(活动中,孩子们回答,我的爸爸/ 妈妈给我做很多事,做饭、接送、做作业、辅导功课等等)填写“爱的成本”,体会父母的爱;问:我给我的父母做了什么?我给父母捶背、洗碗,我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感谢信,我觉得我的父母很辛苦……最后进行“感恩分享会”,通过分享父母的感人故事、照片等形式,进一步感受父母的伟大,激发感恩情怀。小林的感恩分享:“我在我妈妈帮我洗脚的时候,我发现我妈妈脚上有好多好多老茧,我知道她每天走路很辛苦。”这个活动后,在主动关心家人,主动做家务的家庭成员在班级中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比如“敬老节”“清明节祭扫英雄”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孝敬父母”“爱护国家”等美德。
育共同体”,通过 3 个举措实施共育工作:开设“家长德育讲堂”,每个学期邀请教育专家或教育名家长讲授自己的德育经验,如“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与父母沟通品行教育”等,提高家长自身的德育能力;开展“家庭美德打卡”,每周布置一个德育作业(如“家庭共同阅读一本品德故事书”“家庭共同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上传班级群,班主任及时在群里进行点评表扬;建立“德育问题共商”机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玩手机、不尊重老人等)进行商讨解决方式,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小王在家中因任性耍脾气跟爸妈闹别扭。了解情况联系家长共谋“情绪管理计划”:家长控制情绪,老师在学校教小王学习“冷静三步法”(深呼吸,数数,说出感觉),家校合作,小王控制情绪的能力明显提升。
四、提升班主任德育专业能力,强化育人核心素养
班主任德育理念如何、德育能力怎样,直接关乎德育实效性的高下。班主任要学习德育理论、更新育人观念,学习沟通技巧、心理咨询技术等,同时要加强自我修养,以自身修养带动学生,为学生示范。某班主任从“三学一练”中提升德育水平:“学理论”——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班主任德育工作实务》,学习“班主任德育能力培训”专题,学德育理论;“学榜样”——学习李镇西老师“爱心育人”故事等班主任德育优秀案例,找差距;“学学生”——学习学生心理需要、品性发展特点,通过谈心、周记、个别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德性、品行、个性等的差异性,并作出相应德育调整;“练技能”——班主任用共情沟通法管理班级,学生犯错,不说破,而说“我知道你不善意的”,再表达思考“如果换一种方式,会不会更好?比如有学生 A 拿走了同学B 的红皮扣,班主任没有当着全班同学批评学生 A,只是私下找他谈话:“我发现你最近很喜欢那个红皮扣了!是不是你丢的?”班主任顺势引导学生 A:“你可以有礼貌地说给你买了,或是用自己的东西和同学换回来。”和学生 A 一起把红皮扣放回同学那里,并向学生 B 道歉。这种惩戒要比惩罚更有意义,它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认识到错在哪。
结论
班主任在学校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活动是“育德育人”的基本路径,在管理中形成良好德育氛围,在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在互动中感知德育规则,在家校配合中汇聚德育合力,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班主任育人的核心素养也是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与德育有效融合的路径。班主任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更应进一步丰富班主任德育内涵,将德育融入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微事”之中渗透德育,让德育成为润物无声、吹面春风,帮助学生德行为天下、身心两全。学校要支持、辅导班主任进行德育,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推进小学德育工作走向纵深。
三、构建家校协同德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德育”是学校、家庭的事情,班主任要充当好师生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德育工作中来,形成德育合力,通过搭建平台、家校共育、德育指导等方式,让家长和学校在德育目标、德育方式等方面达成共识,避免德育的“大滑坡” 5+2=0 。某班主任构建“家校德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19):175-177.
[2] 郭兴平 . 小学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 [J]. 新课程 ( 上 ),2019,(0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