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举例

作者

朱玉红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215600

摘要:《钳工实训》课程在机械行业有着“万能工种”的美誉,不仅是机械专业的必备技能,也是建筑,电力等专业的基础技能。即使在今天高端产业制造年代,钳工专业依然是职业院校开设的基础专业。本文阐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采用启发式钳工教学的做法,旨在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 启发式;教学举例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钳工素有“万能工种”之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中职学校,教师要引领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此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但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工艺知识,并熟练运用于以后的生产实践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笔者主要讲述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看似简单,但在生产实践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或操作危险的若干工艺知识点,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举例,以飨读者。

一、理实一体化钳工专业教学理解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在教学过程中常以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特点(见图1)。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能更好进行钳工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开展双向式、互补型的教学过程,从“老师讲,学生听”,转变成由学生自主协作、探索创新,提升教学成效。

二、理实一体化钳工专业教学举例

1.打样冲眼操作要点

钻孔前要打样冲眼,目的是为了钻孔时钻头能准确定位。在以往教学过程中,老师示范操作打样冲眼,学生跟着做,但是学生操作中经常出现钻孔偏位非常严重的现象。教材没有阐述打样冲眼是如何在钻孔中起定位作用的,关于打样冲眼的内容也仅用几个字描述。笔者的教学方法是利用(见图2)来启发学生:划线痕迹清楚,能长时间保留。加工工件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打样冲眼最大直径必须大于钻头横刃的长度,要点:样冲保持垂直,下冲点要准确;间距适当,转折点必冲;冲点清楚,大小适当,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理解样冲眼是如何在钻孔中起到定位作用的。

三、钻孔加工工艺和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小工件小孔的加工比较常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多采用平口钳装夹,而平口钳不固定。钻孔快钻穿时,若进给力没有减小,所有的进给力将转化为切削力,背吃刀量会突然增加,此时可能会出现重大事故。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钻孔将穿时的危险性,笔者采用(图3)来启发学生:假设用40N的力钻孔,大约会有30N的分力于横刃,而两条主切削刃总共才约有10N的分力。而钻穿时,横刃阻力突然消失,若40N的进给力不逐步减小,将全部转化为两条切削刃的切削力,就会发生上面所述的危险,而且将钻孔各种错误,用图展示出来(见图5),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正确的钻孔方法。

四、T形件对称度控制教学

钳工基本操作是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操作力量的结合。在钳工锉配T型体开口加工零件中利用尺寸换算间接控制对称度是很重要的,也是学生难掌握的钳工技能之一。下面教师通过T形件的加工为例,讲述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控制对称度。控制T形件对称度是加工T形件的关键,而控制T形件对称度的关键是控制(见图5)中A1所示的尺寸精度。

笔者经过认真研究思考,将对称度引入尺寸链,也叫“对称度计算尺寸”,其表达方式为0±0.03mm,见图6。经过这样处理就可大大简化中间尺寸A1的计算过程。从实际加工过程判断,对称度是间接保证的,尺寸A0(0±0.03mm)为封闭环,其余为组成环。套入尺寸链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得:A1=40-0.005 -0.03mm。通过这样的科学处理,教学内容被简易化,达到了启发学生学习的目的。

总之,中职学校开展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钳工理实一体化专业过程中教师与学校,学生,企业要紧密协作,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诱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真正提高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刚,刘新灵.钳工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12.

[2]周兰生.钳工实训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