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积分制在小学音乐课堂过程性评价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杨小红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校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教师往往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不仅是知识教授层面问题,还在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调控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时,引入积分制评价工具,全方位量化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构建集合管理、评价、激励等一体的创新性课堂评价模式。

一、基于音乐核心素养,明确课堂积分标准

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核心素养教学内涵,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课堂评价积分标准。同时教师应当采用分层设计的指标策略,基础层次应覆盖课堂纪律、技能掌握,如考察学生的节奏模唱、歌曲背唱等表现;发展层次应覆盖审美表达与文化理解,关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描述;创造层次应覆盖即兴创编能力、小组协作贡献度等。并且教师应基于学生展现出的音乐基础知识和能力,设定梯度化的积分评价制度,在低年级阶段,更加侧重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参与兴趣;中高年级阶段,应侧重于学生的音乐技能表现,如多声部演唱等。然后教师应当将课堂过程评价积分标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积分的基本规则,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下作业完成质量,让学生可以获得课堂评价加分,如果违反课堂纪律则要扣分。

二、实施课堂过程性评价,记录积分获取与扣除

教师应当采用动态化的过程评价策略,推动积分制度在课堂中的落地实施。教师应利用课堂观察表实现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主动记录,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加 2 分,扰乱课堂纪律减 2 分。同时教师还需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音乐实践表现能力,学生能够准确模唱歌曲的节奏加 3 分,拒绝参与课堂音乐实践活动则减 3 分。并且教师还应当着重观察学生所展现出的文化理解能力,能够跟随教师的指导,准确分析民歌的地域特色则加 3 分,未能够及时预习课堂资料则减 1 分。教师还应当积极建立学生的音乐课堂积分成长档案,巧妙运用数字化积分记录工具,准确记录学生的积分获取过程和扣除原因,并尝试生成月度对比曲线图,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在音乐课堂中的动态表现,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实效性,还可以指引学生后续的学习改进方向。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力度记号》时,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准确运用力度记号演唱或演奏作品,分析学生所展现出的听觉以及体态律动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课堂纪律与课堂参与度,生成学生的课堂表现积分。

三、采用积分兑换奖励,激发音乐学习意愿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评价积分的获取意愿,应巧妙引入积分兑换奖励的实践活动。教师应设计音乐积分超市,引导学生将积累的音乐积分兑换成心仪的礼物。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基础奖励,如学生需要用 50 积分兑换常见的学习文具,利用 100 积分兑换喜欢的音乐绘本;体验奖励,如学生可以用 100 积分兑换学校乐器体验券,拓展学生的音乐兴趣领域,鼓励学生探索喜欢的乐器演奏方式。教师通过积分制度有效强化了学生在音乐课当中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音乐学习内驱力,改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被动学习弊端。

四、设计小组争分活动,营造趣味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设计小组积分竞争机制,由不同的小组进行 PK,激发小组之内的学习竞争意识。教师制定小组音乐积分标准,在音乐课堂中带课本加 1 分、带竖笛加 1 分、演奏效果加3 分、主动回答问题加2 分等。然后教师还应设计小组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合唱《茉莉花》,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附点音符、休止符等,能否准确体会江南小曲的独特风格韵味,并为各小组的具体表现打分,营造出趣味生动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及时统计各个小组的积分总数,生成各个小组的积分排行榜。学生在小组积分活动的激励下,再也没有发生忘带教学竖笛的行为,演奏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形成了空前高涨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部分学生也强烈表达不仅是为了个人积分,更是为了小组的荣誉而战,形成了班级内浓厚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积极运用高效的课堂奖励措施,巧妙引入积分制度,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管理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漂亮的贴画、可爱的小礼物,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踊跃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当设立小组争分活动、采用积分兑换奖励等多种措施,提高教学过程评价的及时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意识,从而打造长效的课堂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何军 . 小积分 " 奏响 " 音乐课堂教学的 " 新乐章 "[J]. 中国音乐教育 ,2022(12):18-23.

[2] 白皓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过程性评价实施策略 [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10):30-32.

本文系重庆市北碚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 年度规划课题《积分制在小学音乐课堂过程性评价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