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
李秀霞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坭陂中心小学 514581
引言
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的重要资源。然而,受限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文言文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优化文言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时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文言文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理解等多方面的发展。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强调以下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使其能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文言词汇和句式;二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在分析文本时进行推理和判断;三是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四是促进审美体验,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二、依托核心素养,完善课堂教学细节
(一)整合对比篇目,培养文化自信
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整合不同篇目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文化认知。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时,可结合《守株待兔》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同时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智慧的认同。此外,也可将古今文本进行对比,如对比《论语》中的经典语录与现代格言警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延续性,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组织诵读活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句式和语感,还能促进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可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如齐读、分角色朗读、韵律朗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同时,通过指导学生背诵经典篇目,提高他们的语言储备,为日后的写作和表达打下坚实基础。
(三)布置学习任务,培养思维能力
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通过设计层次递进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逻辑推理和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卖油翁》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熟能生巧?”“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卖油翁的态度?”等问题,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此外,可鼓励学生模仿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尝试用简练的文言文写作,如改写故事、仿写古文等,进一步提升思维深度。
三、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一)过程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提升学习兴趣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强调学习的动态发展,而非仅仅看最终成绩。文言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朗读、背诵、讨论、提问等,是否能与同学积极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评估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发音是否准确,语调是否自然,是否能够通过语音语调传达文言文的情感和节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结合自身经验或其他文本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合作,倾听同伴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性评价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之中。
(二)形成性评价:关注知识掌握,促进阶段性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弥补不足,提高学习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在课后或阶段性复习时进行简短测试,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句式、文化背景的掌握情况。设计针对性学习单,要求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总结等内容,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布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文言文的意思,或结合现代生活写一篇短文,应用文言知识。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梳理文本的逻辑结构、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培养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形成性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策略,实现阶段性的成长。
(三)表现性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培养实际能力
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际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表现性评价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的主题,让他们共同分析故事寓意、人物形象,并进行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活动,增强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模仿文言文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改编或创作短篇文言文故事,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诵或背诵比赛,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对古文音韵美的感受。结合书法课程,鼓励学生抄写和创作文言文书法作品,通过书写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并培养艺术审美能力。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有助于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运用知识的学习者,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结束语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通过整合对比篇目、组织诵读活动、布置学习任务及鼓励感悟欣赏等方法,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其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石爽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J]. 天津教育 ,2023,(22):56-57.
[2] 李莉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探析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3,(0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