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探索
马志田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开发区葛店第一小学 436032
摘要: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培养的根本。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更加深入地接触数学计算在数学计算方面的数值,也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对于刚刚位数的计算也并不了解,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开展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展开内容,培养学生更加分数化,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个性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个性化教学作为新课标下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课堂单一,课堂氛围低迷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更多位数运算的教学开展来说,教师能够运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让学生热爱数学课堂。教师若想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便需要不断进行课堂改革,综合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一、加强师生互动,开展个性教学
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如果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需要合理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感受学生的思维变化,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需要不断加强师生互动教学。
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从个位数到十位数,乃至万位数的计算,都需要教师着重关注。以《万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30+50”、“70+10”、“30+40”等式子进行引入,让学生复习两位整数的加法。在学生复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置情形引入,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如“教师要带女学生去秋游,一班有43个人,2班有39个人,一辆大巴车最多可以坐63个人,需要几辆大巴车才能坐够所有人?应该如何计算”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计算。再之后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式。有些学生说将数字进行拆分,可以将43拆成40和3,将39拆成30和9,用40+30再用9+3,最后得到的结果再相加,就能计算出最后答案。也有些学生说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但是这属于学生自主预习后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并进行保留,之后用于验证。任何教学方法教师都需要给予恰当的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的成就感不断增强,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二、展开教学情境,实现多样教学
教学情境的布置是个性化教学的根本,教师在开展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实现多样化教学,丰富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兴趣不断增强。情景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想象能力欠缺,抽象思维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的学习,教师要更加重视,继而达到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合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万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哪些方面可以用到万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个步骤可以有较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有些学生说在计算学习成绩总分时会用到该种方法,有些学生说爸妈在计算数字时,也会运用到较大的数目进行运算。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实现学生主动能力不断提升的根本目标,教师可以借此展开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布置个性作业,实现家校共育
个性作业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也有个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本篇所学的内容进行布置,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无法完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布置个性化作业,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作业的布置,让家长参与到学生作业中实现家长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思维不断完善、发展。
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时,除却学生自身的认知程度,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虽然学生可能细心进行运算,但是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不会犯错误,但是学生由于处在自身写作业的情境中,所以难免会无法查看到自身所犯的错误。因此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的作业进行指点,便变得异常关键与重要。在家长检查作业时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作业的布置,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达到提升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成长发展的根本教学目的。
结束语
个性化教学在小学课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标的不断推动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合理地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开展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德礼. 从活动入手 设计算练习形式-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案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7):44-44.
[2] 田青兰.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J]. 江西教育,2023(14):56-57. DOI:10.3969/j.issn.1006-270X.2023.14.017.
[3] 李明月. 以《角的度量》为例谈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22(12):43-44.
[4] 张名彪.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2(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