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五育并举” 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作者

陈也

清塘铺镇中学

“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强调德育体美劳协同育人,这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导向、实施途径上深度契合。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智育缓解学生学习焦虑;体育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美育促进学生情绪调节;劳育锻炼学生心理韧性。本文从五育出发,探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阶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情感管理、压力自调以及自我认知等内在心理机制。在具体实践环节,学校可开展“主题式德育 + 心理辅导”双轨模式。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德育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举办道德讲堂、主题班会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开展社区服务、慈善活动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模拟社交情境,让学生掌握正确表达情绪和压力管理的能力等。在德育主题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智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智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智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疏导。学校可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识别和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丰富有趣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体验学习的乐趣,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促进与他人间的交流和互助。此外,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合作,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困难,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定期举办家长交流座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正确看到学生学习和成长问题,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智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三、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释放压力、改善心态。学校组织的晨跑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身体得到有效锻炼,放松心态,从而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学习状态。定期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如组织攀岩、篮球、足球等团队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放松身心,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和调挑战,感受运动带来的愉悦感,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以及团队成员在团队配合中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学校建立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监测平台,跟踪分析学生运动效果与心理变化,生成学生运动档案。教师根据平台结果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体育与心理健康的深度融合。

四、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美育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融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等,让学生体会不同类的艺术形式,激活学生发现美和理解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健康的审美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可以有效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具个性的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为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应持续为学生提供审美资源,开展多样化艺术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五、劳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劳育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劳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各类劳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学校可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乐趣,如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种植项目,让学生参与全过程,从选择种子、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学生不仅学习了农业知识和劳动技能,更体会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责任感。此外,在劳动过后引导学生进行劳动反思,撰写劳动日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挫折观,引导学生意识到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重要意义,深化自我认知,实现劳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综上,基于“五育并举”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形成协同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究五育融合的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和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侯玉茜 .“五育并举”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J]. 学生·家长·社会 ,2025,(01):111-113.

[2] 朱永新.“五育并举”构建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J]. 苏州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25,13(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