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作者

李明勋

隆回县高平镇窝山小学 422200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中,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学生理解数学本质、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抽象思维的基础能力。在小学阶段,运算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基本运算知识与技能的任务,更承担着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理解算理、发展思维的责任。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构建有意义、有深度、有迁移力的运算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内涵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中的“运算能力”已不仅局限于对计算技巧的机械掌握,而是被赋予更为丰富和综合的教育价值。它是学生在理解数的意义和运算本质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清晰表达和反思运算过程的一种综合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强调“理解与应用并重”,运算能力的培养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算理理解

算理理解是运算能力的核心基础。学生不仅要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更要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数学原理。例如,乘法应被理解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则是“平均分”或“包含多少个”的操作。学生通过对数量关系的观察与探究,形成数感和运算意义,从而为策略选择和方法应用奠定思维基础。

(二)计算技巧

计算技巧指学生在理解运算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准确、合理、快捷的计算方法。这包括口算、笔算、估算等基本技能,也涉及在运算中如何运用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提高效率。良好的计算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保持准确性和速度,是运算能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方法选择

学生在面对具体数学问题时,应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数值特征和自身已有经验,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例如,处理接近整十的加减法时,可以选择“凑整法”或“拆分法”;而在大数乘法中则可能需要竖式或估算相结合。策略选择的灵活性不仅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反映其数学思维的成熟度。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运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运算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结果的获取,而是一个涵盖理解、选择、表达与反思的综合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强化算理理解、引导多样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潜力。以下从三个维度展开具体策略分析。

(一)创设真实情境,增强运算意识

运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真实、贴近生活的情境支撑。创设与学生日常经验相关的数学问题,有助于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运用运算解决问题的意愿。在问题驱动中,学生逐渐意识到“为什么算”“算了有什么用”,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以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在超市买文具”的生活情境,提供商品价格清单,引导学生解决“我有20 元钱,能买下一支 6.8 元的钢笔和一本 12.6 元的练习册吗?”等问题。学生需进行小数加法、比较大小,并估算是否超出预算。还可以进一步追问“还有其他购买方案吗?”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运算策略,在实际场景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运算意识。

(二)注重算理教学,促进理解建构

算理理解是学生从“会算”到“理解算”的关键桥梁。通过操作演示、图形建模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运算过程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学习体验。只有真正理解运算的意义,学生才能灵活迁移所学,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以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每排有 3 个苹果,一共有 4 排”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数量排列,建立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初步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摆排、用加法表达,帮助他们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算理迁移。再通过数轴上的等距跳跃,呈现乘法的数量增长规律,使学生理解“乘”不只是“相乘”,而是一种数量变化的规律表达。

(三)多样策略引导,拓展运算思维

运算不仅要准确,还应灵活,策略多样性是数学思维活跃的重要标志。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不同方法,并通过比较和反思优化解题思路。在不断探索中,学生不仅掌握多种计算技巧,更提升了数学表达与判断能力。以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可以以“ 25×12 ”为例,让学生尝试笔算竖式、分配律拆分法( 25×12=25×10+25×2, )等多种方法。再让学生汇报并交流各自的计算过程与理由,思考“哪种方法更简便”、“不同题型该选哪种策略”。这种方法开放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形成“策略池”,为其后续学习打下灵活运算的思维基础。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基础技能的掌握,更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注重算理教学以及多样化的策略引导,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从“会算”到“懂算”,再到“灵活运算”的转变。这不仅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更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创新思维提供了必备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王小霞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J]. 甘肃教育 , 2020(6):1.

[2] 胡庆龄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20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