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丰富学生艺术感知的方法探究

作者

沈林

河南省罗山县第一中学 464200

“艺术感知”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来形成的对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产生审美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艺术修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文化理解和创新能力。

一、核心素养下艺术感知的内涵与价值

(一)艺术感知的内涵

艺术感知指人凭借感官、情感以及思维对艺术作品开展综合体验、感觉和领悟的艺术认知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关键部分,包含对外在形式,色彩,音响,节奏等要素的察觉,而且包含对作品蕴含的情感、思想以及文化内涵的体会和认识。艺术感知注重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的统一性,通过不断感知,可以提升审美水平、创造才能以及艺术造诣,塑造感知能力乃是达成艺术教育目的、充实个体精神世界的关键路径。

(二)艺术感知的价值

艺术感知富含丰富个体情感,改良审美素养并助力全面发展,凭借艺术感知,可以塑造学生敏锐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判断力,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加强艺术修养。艺术感知有益于激发创造力与想象才干,推动思维才干和提高各种素质[1]。艺术感知过程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陶冶性情,增进情绪表达的人文关爱意识,良好的艺术感知能扩大视野,增进跨学科认识和文化素养,是改进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

二、核心素养下丰富初中生艺术感知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音乐体验

核心素养背景下,创设情境是丰富初中生艺术感知、激发表演体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真实的音乐氛围当中,在此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这样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性,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音乐体验,提高艺术感知力。情境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学生在体验情境时更直观的感受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各种情绪和内涵,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该立足于艺术核心素养培养,从学科整体教学的角度科学把握教学定位,设定歌唱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夯实基础。

例如,在初二音乐人教版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这堂课里,教师可结合核心素养观念,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音乐体验。当进入课堂导入阶段的时候,播放有关励志的短片或者出示那些有关青春奋斗的画面图片,以此来促使学生去思考自身理想以及未来,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然后再组织学生来讲讲自己所怀揣的梦想和努力方向,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在之后展开音乐欣赏与歌唱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去体会这首歌曲的曲调及歌词所包含的情绪内涵,从而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充满活力的情境当中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所在,丰富自身的艺术感受能力。

(二)聆听赏析,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聆听赏析提升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是提高其艺术感知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科学选取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赏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聆听和赏析活动,反复欣赏、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聆听赏析活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审美观点和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核心素养。

例如,在初二音乐人教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中,教师就可以以核心素养为主,采用聆听赏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民族特色,使学生形成一个大致的文化概念。然后播放不同版本的演唱,合唱版、独唱版、民族器乐伴奏版等,让学生对比聆听,在旋律、节奏、演唱特点、情感表达等几个角度上赏析歌曲,引导学生感受热情好客、真挚质朴的民族情感。在不断的赏析中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美感的感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审美素养。

(三)渗透文化,深化艺术理解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渗透文化是丰富初中生艺术感知,深化艺术理解的重要方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民族特色以及社会情感。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结合音乐的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作品所在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艺术流派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体会与感悟。通过文化渗透,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而且可以开拓眼界,增进文化认同感,强化自身艺术素养[2]。在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与人文情怀。

例如,初二音乐人教版《踏雪寻梅》中,教师可以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利用渗透文化的方法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教师先讲解《踏雪寻梅》相关历史背景及其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高洁、坚韧等。然后结合古诗词以及书画等形式,展示“梅”在不同艺术门类中所表现出的形式,让学生从跨文化、跨艺术的角度去感受音乐背后的文化韵味。利用这样的文化渗透,让学生不仅了解音乐,更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

结论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需不断探索多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真正丰富学生的艺术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未来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中的资源,注重文化渗透和实践感受的结合,培养起学生主动感知艺术,理解艺术和表现艺术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全人素质,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音乐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欣 . 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丰富学生艺术感知的方法探究 [J].2023(7):100-103.

[2] 李勃瑶 , 刘清明 , 苏盈盈 , 等 . 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课堂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 [J]. 琴童 ,2023(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