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路径探析

作者

包玉珍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 02600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中流传下来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教师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要灵活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体验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人文精神,提升写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借助优秀历史文化典故等层面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

一、借助优秀历史文化典故,增强文章的说明性

历史文化典故是初中语文写作的重要教学资源,具有内容简洁和教育性强的特点,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前,教师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发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拓展历史典故,便于正式写作教学课堂开展。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教授学生在写作中灵活应用历史文化典故的方法,不仅可以充实语文作文内容,还可以使作文更加具有说服力,增强作文的整体格调。

具体而言,教师在《出师表》教学之后,为了使学生写出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的议论文,可引导学生发掘课文中的历史典故。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精读《出师表》,找出文章中所蕴藏的历史典故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诸葛亮的忠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写东汉末年昏君荒淫无度,导致亡国;“躬耕南阳”写伯夷、叔齐隐居生活等。在梳理完教材中的历史典故后,可选择合适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写作时灵活应用历史典故,如要求学生以“忠诚”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在学生围绕“忠诚”进行写作时,可引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历史典故。通过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掘课文内容中的历史典故,并指导学生灵活应用历史典故,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更具说服力、更具感染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二、破解文化困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在表达语言形式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如诗词和文言文等,使学生在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需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中,理解中华文化内涵,为写作奠定基础。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后,学生能自然而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找到灵感,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写出具有独特性的文章,锻炼写作思维。

词内容。如针对有的学生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理解不恰当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历史典故,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别找出“闻笛赋”出处为晋向秀的《思旧赋》,是悼念亡友之作,“烂柯人”出自王质《述异记》,表达好友离世,物是人非的悲痛之感。在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历史典故后,教师可以现代生活光阴流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变迁,组织学生以“岁月流逝,今非昔比”为主题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融入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内容,挖掘古诗词背后文化内涵,使学生破解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困境,锻炼写作思维,写出具有深度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文章。

三、提供可视化体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用多媒体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使学生用视觉、听觉等器官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这种生动的写作教学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带着真情实感描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避免作文内容空洞。

具体而言,教师在《屈原》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有系统的了解,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呈现与端午节有关的影视作品如 1977 版电影《屈原》中“雷电颂”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影视剧演员的肢体动作,使学生理解屈原困境,理解他对光明的向往。同时,结合“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来讲述人民对屈原精神的传承。在播放“屈原与端午节”记录片后,学生对端午节的来源有进一步理解,感受他身上的宁死不屈,忠于祖国的精神品质,理解他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对光明的向往心境。在播放完屈原有关经典影视作品片段和分析屈原与传统节日端午节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屈原身上的精神品质,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对于屈原精神传承的意义,围绕“传统节日里的屈原”,以端午习俗为切入点,写出为了传承屈原精神,中学生除了以“吃粽子”等方外,还有什么其他方式,使学生在写作中进一步理解“端午节”内涵,发展文化传承意识。

总之,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具体的写作教学策略来看,教师可从借助历史典故、引导学生破解文化困境和提供可视化体验等三个层面入手,促进学生写作综合水平提升。

具体而言,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需引导学生翻译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写作手法和体会诗歌中传递出来的意境和情感,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古诗词内涵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例如,教师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精读这首古诗词,理解诗

参考文献

[1] 郭萍 .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探索 [J].中学课程辅导 ,2025,(18):78-80.

[2] 杨石 , 赵语 , 王倪婕 . 挖掘文化元素,实现文化育人 [J]. 四川教育 ,2025,(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