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中班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实践研究报告

作者

刘佳星 许梦宇 周宏敏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

一、引言

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幼儿时期培养责任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班幼儿责任心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幼儿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 w 园中班的 s1、2 班级,共 58 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幼儿年龄在 4-5 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分布较为均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幼儿责任心的行为表现。观察时间为期 8 周,每周观察 3 次,每次1 小时,观察时间涵盖幼儿园的各个活动时段,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实验法:

在其中 s1 班级实施责任心培养的干预措施,另外 s2 班级作为对照班,比较干预前后幼儿责任心的变化。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前测:对两个班级的幼儿进行责任心水平评估,包括自我责任、对他人责任和对集体责任三个维度。

干预:在实验班实施为期 8 周的责任心培养干预措施,包括主题活动、日常生活渗透、区域活动设计等。

后测:干预结束后,再次对两个班级进行责任心水平评估。

数据分析: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和后测中的差异,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三、中班幼儿责任心现状分析

通过前期的观察和访谈,我们对中班幼儿责任心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从家庭环境、幼儿园教育实践、社会环境、同伴关系、社会关注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责任感培养。然而,当前许多家庭在责任心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教育观念滞后:部分家长仍然重视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言行不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自身行为不一致,这种矛盾会给幼儿传递错误信息,削弱他们的责任意识。

(二)幼儿园教育实践

在幼儿园教育中,责任心的培养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多幼儿园的课程更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而对于责任心等品德教育的系统性培养缺乏规划。活动设计往往忽视了“责任”这一主题。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和环境对幼儿责任心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但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也存在一些消费主义倾向,现代社会强调个人享受,许多幼儿接触到的消费文化使他们对责任的理解变得肤浅,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而非他人和社会的需求。

四、中班幼儿责任心培养策略实施

为了有效培养中班幼儿的责任心,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不同的途径激发儿童的责任感,并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责任观念。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实施策略:

(一)角色扮演

情景设定: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场景,如超市购物、医院就诊等,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游戏中明确各个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每次活动结束后,组织儿童进行反思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扮演角色时的感受,并思考如果自己是其他角色会怎么做,从而加深对责任感的理解。

(二)值日生制度

岗位设置:设立多个值日岗位,如图书管理员、植物养护员、午餐监督员等,确保每位儿童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职责明确:为每个岗位制定详细的职责清单,定期更换值日岗位,让儿童有机会体验多种不同的职责,从而增加他们对不同责任的认识。表彰奖励,当幼儿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任务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设定任务目标

给幼儿设定一些具体的任务目标,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帮助幼儿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并鼓励他们按照计划执行。在小组内部,由教师协助儿童共同商议并分配任务,确保每位成员都有具体的职责。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本研究旨在为中班幼儿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责任心培养环境,不仅在学校中,也在家庭生活中,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责任意识,为将来成为有担当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基础。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在中班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同时,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建议,以提高幼儿责任心培养的效果。

(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 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如果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或不符合他们的兴趣,就会导致幼儿对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方法较为单一,效果不够显著。教师对幼儿责任心的内涵和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在培养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责任心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和情境来体现。

(二)针对问题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1. 关注幼儿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幼儿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2. 合理调整活动难度。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调整活动难度。活动难度应适中,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让幼儿能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

总之,在中班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建议,我们相信能够提高幼儿责任心培养的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索颖心 . 值日生活动提升中班幼儿责任心的实践研究 [D]. 成都大学 ,2023.

[2] 秦月苹 . 绘本榜样人物对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D].广西师范大学 ,2020.

[3] 任洁 , 王俏华 . 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幼儿教育 ,2018,(15):28-33.

[4] 张圣杰.4-5 岁幼儿责任心的发展状况及其教育策略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