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商业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分析及策略研究

作者

朱为静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摘要: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低利率已成为新常态,且短时间内利率下行趋势难以扭转,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低利率环境的特征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讨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成因和表现形式。继而提出商业银行防范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策略,以促进商业银行有效防范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持续稳健经营。

关键词:商业银行;低利率;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

一、低利率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低利率环境是指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的经济状态,主要特征包括基准利率低、货币政策宽松、储蓄收益低等,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率低迷等宏观经济状况[1]。近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复苏,普遍采取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全球利率水平长期维持在低位,形成低利率环境,我国也不例外。

低利率环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首先,低利率环境下,净息差持续收窄,净利润增速放缓,挤压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其次,低利率环境直接影响客户行为和决策,客户可能会提前偿还贷款或提前支取活期存款,导致银行贷款收益减少,负债成本增加,银行盈利能力进一步承压;此外,低利率还可能刺激资产泡沫,增加银行信贷风险。为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商业银行需结合自身经营管理实际,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同时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应对低利率环境对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分析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 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一)缺口风险

缺口风险是指利率变动时,由于不同金融工具重定价期限不同而引发的风险。在低利率环境下,这种风险尤为突出,因为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而上升的可能性增加,使得银行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二)基准风险

基准风险是指定价基准利率不同的银行账簿表内外业务,尽管期限相同或相近,但由于基准利率的变化不一致而形成的风险。自2019年LPR改革以来,市场利率不断走低,LPR经15次调整后累计下调近100BPS,而存款基准利率相对刚性[2]。

(三)期权性风险

期权性风险是指银行持有期权衍生工具,或其银行账簿表内外业务存在嵌入式期权条款或隐含选择权,使银行或交易对手可以改变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水平或期限,从而形成的风险。这些风险在低利率环境下可能相互叠加,进一步放大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敞口。

近年来,受低利率环境影响,商业银行利差空间不断收窄,NIM呈下降趋势,盈利能力受到严峻考验。2024年三季度,我国银行业NIM降至1.53%,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20%[3]。与此同时,为缓解利率下行对盈利的不利冲击,商业银行往往采取进一步拉长贷款及债券资产久期、提高长久期高收益资产占比等经营策略,导致资产负债错配程度走高,经济价值波动加剧,监管限额指标“经济价值变动占一级资本比例”走高,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显著加大,引起监管关注。2024年,监管结合实际情况,已调高工农中建四大行指标监测限额值。一旦超过监管限额,银行可能面临监管窗口指导,影响业务发展。

2023年3月10日,硅谷银行宣告破产。主要原因是在低利率环境时疏于利率风险管理和防范,导致美联储激进加息后,利率风险不断积累并爆发,资产价值巨幅亏损,引发储户挤兑且资不抵债,最终破产。

三、商业银行防范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策略

为有效防范与应对低利率环境下日益突出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综合性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银行应调整贷款和存款的期限结构,增加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占比,同时提高活期和短期存款比例,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匹配,缩小重新定价正缺口,减少利率下行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不利影响。此外,银行还应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储备以应对利率波动。

(二)转移利率风险

新产品新服务面市前,利率风险主管部门应对其开展风险评估,设定利率风险相关条款;开展存量产品合同摸排工作,对利率风险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增加期权执行成本,转嫁利率风险发生时的损失。如,在个人贷款合同中约定提前还款需收取相应金额违约金。

(三)运用风险对冲工具

当前常用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防范、管控账簿利率风险方面,效果不够理想,无法较好的控制久期和重定价缺口。商业银行应创新利用各种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包括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等,帮助银行锁定利率,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四)优化内部转移价格体系

通过调整存贷款及其他产品各期限的内部转移价格,控制产品的内外部利差,引导业务条线进行资产负馈期限结构的优化。如,利率下行期适当调低1-3年期固定利率贷款内部转移价格,鼓励信贷条线加大固定利率贷款投放力度,锁定贷款收益。

(五)合理开展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评估和防范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重要手段。银行应定期进行压力测试,模拟不同利率变动情景及极端利率变动情景下的经营状况,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四、结束语

在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挑战,盈利能力和监管合规压力日益突出。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运用利率风险对冲工具以及加强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进行应对。同时,银行还应注重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在低利率环境下有效防范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确保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2022年全球银行业回顾与2023年展望[J].银行家, 2023(2):28-28.

[2]高洁.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

[3]刘芃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4.

[4]莫慧婷.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研究[J].中国经贸, 2023(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