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案探讨
姜伟
身份证号码:37030519910210531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核心设施,其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直接影响周边水体环境。然而,部分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受当时技术水平、设计标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出水水质难以满足现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因此,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成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更为严格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进一步降低。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成分也更加复杂,含有更多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新型污染物。部分污水处理厂因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原因,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提标改造迫在眉睫。
2.2 研究意义
提标改造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出水污染物浓度,减少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改善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通过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目标与原则
3.1 改造目标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核心目标是使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现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重点降低 COD、氨氮、总磷、总氮等关键污染物指标。同时,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运行稳定性,增强对不同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确保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达标运行。此外,还应考虑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2 改造原则
提标改造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如原工艺特点、现有设施状况、当地水质水量特点等,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坚持技术可行原则,优先选用成熟可靠、先进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确保改造后工艺能够稳定达到预期处理效果。注重经济合理原则,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改造方案,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案探讨
4.1 处理工艺优化
对于以去除有机物为主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可考虑采用改良型工艺,如在原工艺基础上增加生物膜法工艺单元,形成活性污泥 - 生物膜复合工艺。生物膜法能够提高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增强系统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针对总磷去除不达标问题,可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增加化学除磷环节,通过投加合适的除磷剂,将污水中的磷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物,实现深度除磷。
4.2 设备更新与升级
对污水处理厂的关键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是提标改造的重要环节。曝气设备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将传统的鼓风曝气设备更换为高效的微孔曝气器或可变孔曝气软管,可提高氧转移效率,降低能耗。污泥处理设备方面,采用新型的板框压滤机、离心脱水机等,能够提高污泥脱水效果,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处置难度和成本。
五、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现存问题
5.1 资金投入压力大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工艺改造费用、设备购置费用、智能化系统建设费用等。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来说,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提标改造的主要因素。
5.2 技术选择困难
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水质水量条件和处理要求。在提标改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难度较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由于对自身水质特点和处理需求分析不够准确,导致技术选择不当,改造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问题解决对策
6.1 多渠道筹集资金
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金补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通过特许经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吸引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厂。
6.2 科学选择处理技术
在选择处理技术前,应进行详细的水质水量分析和试验研究,充分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和处理需求。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友好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技术。同时,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应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
七、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发展趋势
7.1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未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推广节能降耗工艺和设备,如高效节能曝气设备、低能耗污泥处理设备等,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污水处理厂提供部分能源。同时,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转化为能源、肥料等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7.2 智慧化深度发展
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向更深层次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厂。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优化工艺运行参数,实现精准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智慧化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体系。
八、结论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处理工艺、更新设备、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完善配套设施等改造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然而,在改造过程中面临资金投入大、技术选择困难、专业人才短缺和改造期间运行保障难等问题,需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科学选择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优化改造方案管理等对策加以解决。随着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智慧化深度发展和流域协同治理模式等趋势的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国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冰, 周春华.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方案设计探讨[J]. 城镇建设,2020(10):373-374.
[2] 李艳春. 30 万 m3/d 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建工程方案探讨[J]. 价值工程,2017,36(7):122-123.
[3] 范培震,宋丽. 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案设计与对比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23,8(10):156-158. 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3.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