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智能控制技术
李淑燕 刘书静 栗雪雪
山东大昌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引言
碾压混凝土坝凭借经济性和快速施工等优势,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其施工过程复杂,质量影响因素多,传统人工控制方式难以满足高精度要求,易出现质量隐患。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将其引入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成为必然趋势。研究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可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智能控制技术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环节
智能控制技术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中应用广泛,涵盖多个关键环节,从原材料入场到施工过程再到质量检测,全方位保障施工质量。
(一)原材料控制
在原材料控制方面,智能传感器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智能传感器安装在原材料运输设备和存储场地,可实时监测水泥、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如水泥的强度、细度,骨料的级配、含泥量等。这些监测数据会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处理。一旦发现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不合格原材料用于施工,从源头保证碾压混凝土的质量。
(二)施工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智能监控系统在此大显身手。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碾压设备上的 GPS 定位装置、加速度传感器等,实时跟踪碾压机的行驶轨迹、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激振力等参数。同时,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可全面掌握整个坝体的施工进度和碾压情况。系统会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与预设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若发现偏差,会自动发出调整指令,指导操作人员及时纠正,确保碾压过程符合施工规范,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三)质量控制
质量检测环节同样离不开智能控制技术。传统的质量检测多采用抽样检测方式,存在检测范围有限、结果滞后等问题。而智能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回弹法检测等与智能设备相结合,可实现对坝体混凝土强度、内部缺陷等的全面、快速检测。检测数据会实时上传至系统,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确定其位置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精准依据。
二、智能控制技术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优势
与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方式相比,智能控制技术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实时性、准确性、效率等多个方面。
(一)实时性方面
在实时性方面,传统质量控制方式往往依赖人工巡检和事后检测,难以实时掌握施工质量状况,当发现问题时,可能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质量隐患。而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能够实时采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及时传输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能立即发出警报并给出处理建议,实现了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大大降低了质量风险。
(二)准确性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另一大优势
准确性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另一大优势。传统质量控制中,人工检测和判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检测人员的经验、责任心等,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智能控制技术采用自动化的监测设备和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能够客观、精准地采集和分析数据,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质量控制的准确性。例如,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智能检测设备能够精确测量混凝土的强度值,避免了人工检测可能出现的误判。
(三)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还能显著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效率。传统的质量控制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质量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例如,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完成碾压参数的监测和调整,无需人工实时跟踪和记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检测数据,及时生成质量评估报告,为施工决策提供及时支持,加快了施工进度。
三、挑战与发展趋势
尽管智能控制技术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技术成本高
技术成本高是制约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智能控制技术所涉及的传感器、智能监控设备、数据处理系统等都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来说,可能难以承担这样的成本,从而影响了智能控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人员操作难度大
人员操作难度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智能控制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而目前在水利工程领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相对匮乏。操作人员如果对设备和系统不熟悉,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影响质量控制效果。此外,智能系统往往集成了传感器、智能算法、物联网模块等复杂组件,涉及软硬件协同、数据交互等多领域技术,其故障排查与维修具有较高专业性。普通人员既缺乏对系统架构的深度理解,也难以精准识别隐性故障,比如算法逻辑冲突、传感器校准偏差等问题,盲目操作甚至可能引发二次故障。一旦智能系统出现问题,若专业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介入,小到设备停机,大到数据传输中断、流程卡壳,都可能直接拖累施工节奏。
(三)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显现。未来,智能控制技术将与更多新技术进行融合,如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使系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况自动调整控制策略,提高质量控制的智能化水平。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设备、原材料、环境等各方面信息的互联互通,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智能监控网络,进一步提升质量控制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5G 技术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性,能够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为智能控制提供更可靠的网络支持。同时,智能控制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智能控制系统将能够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的全自动化,从原材料的筛选到施工过程的监控再到质量的检测,无需人工过多干预,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将具备更强的预测能力,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够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结束语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智能控制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创新,它通过在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等环节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尽管面临着技术成本高、人员操作难度大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其应用前景广阔。未来,随着与更多新技术的融合,该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碾压混凝土坝的安全、高效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推动水利工程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范华 , 陈明 .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研究 [J]. 水利工程技术 ,2023,40(5):56-62.
[2] 郭丽娜 , 刘强 . 水库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3,42(6):789-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