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探索

作者

赵晓孟 杨秉润 任鑫鹏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 266100

第一章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日益复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1]。探讨新时代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二章 新时代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及现状分析

当前国有企业安全管理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新时代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二是随着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新时代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

同时当前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也存在三个现状。一是许多工业企业仍然存在信息孤岛、预警不及时等问题。二是企业在责任制落实、监督和考核方面仍有待加强。三是企业在安全文化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第三章 新时代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改进策略

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及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探索出“134”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3.1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1”

“1”指一个文化即安全文化,既是“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方针,也是“安全是 1,其他都是 0′′ 的安全理念。

在此基础上,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不断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严把班组长、班组安全员素质关,以班组长、班组安全员共同拉动班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班会制度,按时召开班组“晨会”和班后会,掌握职工状态,强调安全风险,做好工作部署,形成安全管理闭环。积极开展“今天我是安全员”班组事故案例学习活动,促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3.2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3”

“3”指三个“全”,分别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全员”即明确全员安全生产责任。部门以“四无两控”安全目标为导向,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细化,不断压实安全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管控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党小组及个人,做到安全管控“三级联控,精准施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格局。

“全过程”即根据员工活动范围和活动轨迹,全方位识别风险,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形成管控清单。同时部门坚持每季度组织岗位职工进行岗位风险再识别和管控措施再完善,确保岗位风险及管控措施符合实际,真实有效。

“全方位”即对职工和外协人员的作业实现全方位管理。所有施工项目必须从青岛卷烟厂智能制造一体化平台发起申请,通过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部门的层层审批,对施工人员作业资质和风险识别、措施制定等进行审核,确保把基础打牢。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管人员全过程监管,紧盯施工现场,对审批资料、劳动工器具、施工人员资质及人员行为等进行认真监督检查,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部门中层、安全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不间断巡查,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3.3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4”

“4”指四个有力举措,分别为强化多角色安全检查、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重视安全人才队伍培养。

举措一:强化多角色安全检查。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立足实际,分级分角色制定四级安全检查制度,第一级由部门中层领导(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安全中层)牵头组织职能人员、维修及操作人员对部门所辖区域每周安全检查;第二级由安全管理员每天对部门风险点依据五项措施进行全面排查;第三级由班组长每班对班组责任区域内风险点进行整体检查;第四级由岗位职工对照个人岗位风险点分别于岗前、岗中、岗后进行每班三次安全检查。所有检查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隐患整改“五步法”落实整改。

举措二: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依托西门子PCS7 集中控制系统,与微软公司联合进行智能管控研发,不断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实现安全管理的预测、仿真、预警,不断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一是持续优化“智慧小磊”智能管控系统,自主开发完善关键参数画面,实现设备异常预测预警,大力提升了设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引进新型空气开关上锁装置,解决了动力现场设备开关维修作业时无法上锁的难题。推广应用永不松动螺丝,消除了接线松动引发火灾的风险。以“技防”代替“人防”,消除了误送电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风险,提升了本质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对变电站35kV、10kV 高压开关柜增加电气五防装置,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举措三: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持续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风险、设备变化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持续开展现场处置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日活动,邀请安保处专家参与现场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演练、消防设施实操、安全检查,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举措四:重视安全人才队伍培养。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设置安全环保员岗位,同时部门配置兼职安全员协助工作。安全管理队伍全面负责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安全环保员成立安全专业协会,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和专业知识分享组织青年职工积极参与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员等取证考试,安全人才队伍的培养取得阶段性突破。

第四章 结语

未来,青岛卷烟厂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将持续落实“134”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取得更大突破。

[1] 马筱孚(导师:朱晨;朱先妍) . 兖矿能源 ESG 绩效评价研究[D]. 江苏: 扬州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