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法运用策略探究

作者

黎全荣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一中学 524400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双减”政策的正式推出,在教育领域引发了意义深远的变革。该政策旨在促使教育回归其本真状态,推动学生实现全面且健康地发展。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承受着较为沉重的学习负担。而合作学习法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对改变这种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双减”政策的背景条件下,探索合作学习法的应用策略,不仅能够与教育改革的整体趋势相契合,还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法运用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双减”政策的核心意图,是助力学生从繁重的课业束缚之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更多能够自主把控的空间。而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主动去探索数学知识的良好环境。在小组形式下,学生围绕特定的数学问题展开共同探讨、深入分析以及合力解决[1]。比如说,在针对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图像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不同任务,分别进行数据的收集、图像的绘制以及规律的总结。在这一完整的过程里,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是开始主动地进行思考,积极地开展实践活动。慢慢地,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熟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自我管理学习进程的能力,最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这与“双减”政策所期望达成的学生发展目标是高度契合的。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双减”政策着重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合作学习法对于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意义非凡。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环节中,学生之间不仅会进行数学知识层面的交流,同时还能够锻炼多项能力。就以人教版几何内容的小组证明为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身观点,认真倾听他人提出的意见,并且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存在的分歧,如此一来,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便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当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学生需要展开分析、进行推理并且创新性地寻找解题思路,这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多种素养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双减”政策所营造的环境下,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

(三)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双减”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致力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法,能够有效地达成这一重要目标。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常常需要独自去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压力。而在合作学习法实施之后,学生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共同去攻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关,大家共同承担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的概率相关问题时,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数据分析方式,原本那种复杂且困难的任务得以被分解,任务难度从而大大降低。而且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轻松愉悦氛围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鼓励、彼此支持,如此一来便有效减少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学生能够以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2]。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

(一)优化分组策略,促进均衡发展

于“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根基。需秉持“组间具备相似性,组内呈现差异性”的准则,依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等多项要素来实施分组操作。

如此一来,可使每一个小组均拥有多样化的优势,进而推动组内成员相互协助、组与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

举例而言,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教学进程里,教师应当先对学生展开全面综合的评估。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数量不等的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 4 到 6 人之间,保证每个小组既包含数学基础优良、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同时也有需要更多关怀与辅助的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当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引领其他组员领会全等判定的条件,助力他们剖析复杂的几何图形;而思维活跃的学生则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题思路,带动整个小组展开讨论,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合作学习当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共同进步。

(二)设计趣味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升其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富有乐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任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对知识展开探索[3]。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为例,教师可构建这样一种任务情境:学校计划建造一个面积为 150 平方米的长方形自行车棚,其中一边依靠墙壁(墙壁长度为18 米),另外三边使用35 米长的铁围栏进行围建,要求计算出自行车棚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对这种贴近实际生活的任务,小组内的学生兴致明显高涨。他们借助合作的方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加以求解。在讨论环节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如何列方程以及解方程,更深刻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完成学习任务,这与“双减”政策所倡导的理念相契合。

(三)加强过程指导,提升合作效能

在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中,教师发挥的有效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教师更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及时予以指导,以此确保合作学习能够有序且高效地开展。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完成绘制校园平面地图的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的期间,教师通过巡视察觉到部分小组对于坐标的确定方法理解不够清晰,进而致使绘图进度较为迟缓。此时教师及时介入,运用举例的方式阐释怎样依据实际位置来确定坐标,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选取恰当的原点以及单位长度。

结语: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空间。借助优化分组方式、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强化过程指导以及完善评价机制等一系列策略,可以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习成效。教育处于一个持续发展演变的进程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变化,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展开探索与创新。展望未来,应当进一步结合新的技术手段以及新的理论成果,深入推进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从而更为有力地助力学生成长,推动初中数学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杨敏.“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J].智力,2025,(12):152-155.

[2]陈秋帆.“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4.

[3]马素艳.“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培养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4,(14):122-124.广东省湛江廉江市 2024 年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探究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为2024LJYB02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