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物联网的特种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研究

作者

马蓉

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

一、引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这些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由于其工作环境复杂、运行条件苛刻,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电梯故障可能导致人员被困甚至伤亡,锅炉爆炸可能摧毁整个工厂设施。

传统的特种设备监测和维护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定期维护,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人工巡检受主观因素影响大,难以发现早期潜在故障,且对于一些复杂设备内部的运行状况无法实时了解。定期维护往往缺乏针对性,可能导致过度维护或维护不足。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解决特种设备监测和预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物联网能够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实时采集大量设备运行数据,为实现智能化的远程监测和故障预警奠定了基础。

二、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特种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如图 1 所示。

2.1 感知层

感知层是系统的基础,负责采集特种设备的各种运行数据。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终端。传感器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型和监测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对于电梯,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门开关传感器、轿厢称重传感器等,用于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振动情况、门系统状态以及载重等参数;对于锅炉,可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实时监测锅炉的运行温度、压力和水位。数据采集终端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初步处理,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网络层。

2.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可采用多种通信技术,如 4G/5G 无线网络、Wi-Fi、蓝牙以及有线以太网等。对于一些分布范围广、移动性强的特种设备,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4G/5G网络能够提供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而对于一些固定场所且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如电梯、工厂内的锅炉等,有线以太网或 Wi-Fi 可作为优先选择。此外,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网络层还需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三、系统功能模块

3.1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

系统通过感知层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特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振动、速度等,并将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频率通过网络层传输到应用层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数据采集频率可根据设备类型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对于一些关键设备或运行状态变化较快的设备,可设置较高的数据采集频率,以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设备运行状态的细微变化。

3.2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在用户界面上,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特种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设备的运行模式(如正常运行、待机、故障等)。通过图形化界面,如仪表盘、折线图、柱状图等,让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例如,对于电梯,可实时显示电梯所在楼层、运行方向、速度等信息;对于锅炉,可显示当前温度、压力、水位等参数,并通过不同颜色标识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3.3 故障预警与诊断

数据分析与故障预警模块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等,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收集大量设备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的数据样本,对算法进行训练,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在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将实时采集的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当模型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可能出现故障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故障类型、故障可能发生的时间以及故障严重程度等。同时,系统还可根据故障特征进行故障诊断,为维修人员提供故障排查建议,如指出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件、故障原因等。

四、关键技术实现

4.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是系统实现的关键。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需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监测其运行状态。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考虑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响应时间以及安装方便性等因素。例如,对于监测电梯振动的加速度传感器,需具备高灵敏度和宽频率响应范围,以准确捕捉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对于锅炉温度传感器,需具备耐高温、高精度的特点,以确保在高温环境下能够准确测量温度。此外,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传感器如智能传感器逐渐应用于特种设备监测领域,智能传感器不仅能够采集数据,还能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4.2 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

如前所述,网络层采用多种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设备的安装环境、数据传输需求以及成本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4G/5G 网络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高且设备分布范围广的场景,但使用成本相对较高;Wi-Fi 适用于设备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分布且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场景,其成本相对较低,但覆盖范围有限;蓝牙则适用于一些短距离、低功耗的数据传输场景,如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终端之间的通信。此外,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采用 SSL/TLS 等加密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4.3 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

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是实现故障预警和诊断的核心技术。在建立故障预测模型时,首先对采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归一化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模型训练效果。然后,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训练。例如,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够很好地拟合设备运行数据与故障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准确地识别设备的故障状态。支持向量机则在小样本、非线性分类问题上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用于对设备故障类型进行分类。此外,还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故障模式和规律,为故障预测和诊断提供支持。

六、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特种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通过感知层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利用网络层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在应用层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处理,实现了特种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故障预警功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和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茜.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3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