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吕品
梁山县拳铺镇徐集第一初级中学 272600
前言:
大单元教学是指整合单元重点,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的方式开展教学,远比传统模式内容更丰富且吸引人,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开展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也符合新课标政策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单元知识点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或提供多样史料,并注重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引导他们展开深入探究。通过解决问题、分析史料能使初中生掌握好所学,在高效学习中发展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开展也会提高有效性。
一、设计单元问题吸引学生深入探究历史
初中阶段会增加历史这门全新学科,教学开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奠定扎实基础,让他们对真实的历史有深入了解。但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枯燥,难以调动初中生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研究大单元教学策略,对初中生学习会有很好的助力作用。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设计单元问题,引导初中生深入探究历史,改变他们单纯讲解学习方式,进而通过解决问题理解历史知识,在课堂不断发散思维,他们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幅度提高[1]。
例如,在《百家争鸣》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设计问题的方式,使初中生产生求知热情与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中深入探究历史。比如:教师可挖掘本单元重点内容,并结合知识点设计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如老子与孔子都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在百家争鸣背景下,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上述问题均与重点知识联系紧密,教师可引导初中生思考,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在课堂踊跃发言,最后进行补充与讲解。既能使初中生通过深入探究历史与解决问题理解知识,他们还会实现深度学习,突显出大单元教学高效性。
二、通过情境创设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大单元教学已被广泛普及于不同学科,除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也能促进当前教学改革发展,收获了极为显著的成果。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若想助力学生学好知识,可研究恰当策略开展大单元教学,对调动他们学习自主性有极大帮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大单元主要内容,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初中生深入思考,使其能加强历史知识理解,得以有丰富收获及体验,在学习中提高认知与实现突破[2]。
例如,在《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讨论情境,并引导初中生课堂合作探究,有利于知识掌握与核心素养发展。比如:本课知识难易程度一般,教师可改变讲解模式,在教学中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初中生针对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哪些巩固和发展、加强经济管控、尊崇儒术、北击匈奴等方面,在课堂积极讨论,以合作方式探究,借此能突出初中生主体地位,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在课堂讨论与互相分享见解,针对有分歧的部分共同探究。既能使初中生通过全员努力更好地理解知识,还会提高他们历史解释能力,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使其在学习中真正得到锻炼,大单元教学也能达到理想目标。
三、提供多样史料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立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开展教学应了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与意义,并重视他们能力培养。但当前已有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应研究更有效的策略,开展好大单元教学,用丰富内容调动初中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提供种类多样的史料,使初中生产生积极情绪,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对史料进行深入解读。初中生既能理解好历史知识,提高史料实证素养,还会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收获,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在《秦统一中国》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提供史料,吸引初中生积极融入课堂,在学习过程中更主动。比如:由于本课教材内容有限,教师就可搜集与之相关的史料,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竹简、陪葬品等,它们属于出土文物史料;而秦灭六国形势图、秦朝形势图等,属于地图类史料;此外还有《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这些属于文献史料。教师可引导初中生观看与阅读,分析秦始皇巩固统一有哪些措施,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秦灭六国的时间、路线与采取的策略。上述史料能使初中生能通过解读透彻理解知识,对历史有全面了解,提高他们史料实证素养,让初中生在学习中强化认知,得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总结:
历史作为初中阶段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多以讲解为主,会影响学生思维发散与能力提供,导致他们过于依赖听讲学习,长此不利于初中生未来发展。针对当前现状,教师应了解教学不足之处与及时改革传统模式,并以大单元教学开展为目的,采取多元化策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提供恰当资源与锻炼机会。初中生自然会产生高涨情绪,主动思考、解读与探究历史,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及认知,推动新课标政策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宋志刚.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5,(12):110-112.
[2]刘晓清.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讨[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5,(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