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林惠婷
清远市源潭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当前的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素养”,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效。高中政治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不仅要教学生政治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分析现实、了解社会的能力。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政治教学中也日益暴露出弊端。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视频教学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应用到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微视频教学资源是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十分浓缩、时长较短的教学视频,一般时长不会超过十分钟,主要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教学任务进行展开,内容精练、信息密度高。在短时间内传递知识、呈现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传播方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学习、操作简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或自主制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等特征。
二、优化微视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构建高质量微视频资源体系
要建立起高质量的微视频资源体系,这是改进微视频教学应用的基本条件,要守住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思想性,保证资源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体现正确的价值引导[1]。在创建资源的时候,注重结构恰当、逻辑清晰、语言准确,改进微视频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也要增大资源的系统整合力度,做好分类管理,创建主题突出,层次清楚,覆盖面广的资源库,创建资源审核更新制度,保证内容及时更新,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助力。
例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时代精神的精华》中,构建高质量微视频资源体系就是制作内容精准、符合课程标准的微视频,围绕“时代精神”核心概念,制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发展成果等主题的微视频,内容与教材重点紧密相关,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有条不紊。教师可以整合权威视频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补充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代精神的内涵,分类管理并定期更新,保证资源科学有序,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丰富而权威的支撑,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微视频与课堂教学融合设计
加大微视频与课堂教学融合设计力度,这是达到最大教学效能的关键手段,教师要依照教学目的及其内容,恰当安排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环节,做到恰到好处地嵌入教学之中,突出重点之处,设计的时候应重视微视频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任务的结合,在此期间要激发起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的动力源。通过改进教学流程,达成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的效果,从而提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着重引领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去思考,探寻,表述,以此达成深化、拓宽学生学习目的的功效。
例如,高中政治统编版《寻觅社会的真谛》中 , 其中关于加强微视频和课堂教学融合设计就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体现出来。教师通过微视频播放社会现象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存在什么问题,课堂上播放完视频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案例进行讨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理论分析、评价案例,达到将政治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目的。利用微视频做情境导入,让学生自主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
想要让微视频得到高效率的利用,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提升就显得非常关键。教师需全方位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增强自己对教育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力,也要对数字资源的挑选,汇集,再创造等操作进行改善,更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加强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把技术应用到教学规划、课程执行之中 [2]。学校应该构建一个持续性的发展框架,通过培训,讨论,思考等多种方式,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共同提升,从而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实现微视频的全面融入与高效应用。
例如,高中政治统编版《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中,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就表现为教师主动学做微视频,利用技术做短视频,清楚地显示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融合情况,使教学更加直观且有趣味性。老师参加校内外培训,增强选择、整合和有效应用网络推送微视频的技能。教师可以合理使用网上平台推送微视频给政治学习,从而推动学习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在课后延续课堂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照微视频安排互动环节,学生通过互动环节自己探索思考问题。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使微视频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与教学内容相融合。
结论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会拥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以后要持续提升微视频内容的更新和品质,促使微视频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要不断提高。这样才能符合数字化教学环境的需求,完成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改善,经过各方努力,微视频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并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助力高中政治教学走向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崭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朱微微. 微课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及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22,000(005):158-158,159.
[2] 李梁.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