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徐鹏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振兴花园学校 225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策略的创新成为关键,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理解的需求。研究探讨了强调关键概念与技能、互动与探究、融合多媒体资源等策略在课前预习作业设计中的应用。这些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深度思考和自主学习,有助于优化“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

关键词:双减;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引言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学方法与策略也在不断地演变与创新。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推出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在这一背景下,课程教学也呈现出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理解的趋势。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其教学模式也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针对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前预习作业策略。课前预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前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具价值的英语教育。本研究的目标在于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以适应“双减”政策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在教育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的必要性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些显著问题。减负导致了教学时间的压缩,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深入讲解和讨论的时间。这可能导致教师难以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也可能使得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影响了学习效果。由于课程安排的调整,可能导致某些知识点的遗漏或教学进度的不均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显得尤为必要。预习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预习作业,学生可以提前接触新的词汇和概念,有助于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预习作业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在设计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首先,预习内容应该紧密结合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避免过于繁琐的内容。其次,预习作业的难度应适中,既要挑战学生,又不能过于困难导致学生失去信心。此外,预习作业可以设计成多样化的形式,如阅读、听力、讨论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时间和能力,避免过多地增加课外负担。最后,预习作业的效果应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预习的实际效果。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策略

(一)强调关键概念与技能

在“双减”背景下,强调关键概念与技能的预习作业设计是为了确保学生在课前能够对即将学习的重要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在课堂上更深入地探讨和应用。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在预习阶段构建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后续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一门初中英语的大单元教学中,如果即将学习关于环保的主题,预习作业可以是以下方式之一:要强调关键概念和技能,预习作业可以要求学生预先了解和掌握与环保相关的基本词汇,如“recycling”(回收利用)、“pollution”(污染)、“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等。此外,为了引导学生对环保问题产生兴趣,预习作业还可以提供一个简短的短文段落,其中涵盖了环保的重要概念和原则。学生需要阅读短文,标记出关键词和短语,并思考其中的核心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展开深入的讨论,引导他们对环保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样的预习作业设计,学生在课前已经接触到关键概念和技能,能够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有助于缩短课堂上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时间,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深入的探究、思考和应用上。同时,这种设计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自觉地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二)互动与探究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强调互动与探究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设计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在预习阶段进行积极的交流、思考和探究。互动与探究性的预习作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预习过程中。例如,在一门初中英语大单元关于文化差异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互动与探究性的预习作业: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作为研究对象。学生需要使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等资源,调查该国家或地区的饮食习惯、节日庆典、礼仪规范等方面的信息。在预习作业中,要求学生列出他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一个问题: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你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小组的调研成果,并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对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互动式的讨论,学生们能够从彼此的经验中获得启发,拓展视野,进一步理解文化差异对人们交往和合作的影响。这种互动与探究性的预习作业设计使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开始进行合作和思辨,提前引导他们思考和探讨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从而丰富了课堂的讨论和交流。这种设计策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本研究通过对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强调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重要性。然而,预习作业的设计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课业负担,以确保其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不过分增加压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学生对预习作业策略的反应,以及这些策略在长期学习效果上的影响,为教育改革提供更有深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闫璐. “双减”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学生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探究[J]. 校园英语,2022,(48):133-135.

[2]薛霞. 解析“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策略[J]. 校园英语,2022,(48):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