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优化实践

作者

赵凯旋

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五中学 652399

高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问题导向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优化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精准设问,激活思维引擎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作为思维引导的起点,其有效性直接关联学生认知建构的质量。从教学策略视角分析,教师需要突破线性思维框架,采用多维度的设问技巧实现知识迁移。以《牛顿第二定律》单元为例,若仅采用传统的概念讲授模式,学生往往难以建立物理现象与数学表达式的实质关联。此时可尝试构建 " 现象 - 问题 -建模 " 的三阶段引导路径:当展示汽车紧急制动导致乘客前倾的实例时,可同步抛出阶梯式疑问链——" 人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本质驱动力是什么? "" 这种力学效应能否用数学工具量化描述? " 通过这种具象到抽象的过渡,促使学习主体自发追溯惯性定律的边界条件。教学设计的核心矛盾在于如何平衡知识系统性与思维开放性。建议采用 " 脚手架" 理论重构问题层次:初级阶段聚焦基础认知,设置诸如" 力的矢量特性如何影响运动轨迹 " 的定向思考;中级阶段引入变量控制,设计" 给定不同摩擦系数时如何预测物体加速度 " 的探究任务;高级阶段则拓展至批判性思维,例如组织小组辩论 " 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尺度的适用性边界 "。这种螺旋上升的设问结构不仅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更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机制。

2 问题驱动,构建探究路径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递进层面。从课程实施层面观察,教育工作者需优先确立明确的探索方向,具体来说," 自由落体运动 " 单元的教学目标可表述为:使学生能够系统阐释该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解释日常现象。这种目标设定既包含认知维度的要求,又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后续教学环节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价基准。在具体操作环节,教师应当构建阶梯式的实践任务链。以运动学单元为例,可设计分组实验观测不同质量物体的垂直下落轨迹,通过高精度计时装置记录位移与时间参数。当实验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级时,指导学生运用图表处理软件建立位移—时间关系式,进而推导出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这种从具象观察到抽象建模的过渡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强化了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值得关注的是,协作学习机制在该模式中具有特殊价值。将班级成员划分为若干异质小组,每个单元设置需要集体攻关的物理问题。例如在构建运动模型阶段,可安排组内成员分别承担数据验证、公式推导、现实案例解析等不同角色。这种分工方式不仅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互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不同观点发生碰撞时,教师应当适时介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复现、参数对比等科学手段检验假设的合理性。这种教学策略的转变,实质上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建构场域,使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转变为可感知的探索经历。

3 反馈升华,深化问题认知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进程中,及时获取学生掌握情况的信号并据此深化他们的认知,构成了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这依赖于教师精心构建的反馈回路。具体而言,课堂本身提供了丰富的反馈渠道——教师可以灵活地抛出问题、组织集体探讨、或是穿插简短的能力小测。这些方法能迅速揭示学生在哪些地方遇到了障碍,或是理解上存在哪些缺口。当学生给出回应或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的即时评点不可或缺:既要清晰点明其亮点和取得的进步,更要毫不含糊地指出需要完善之处以及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不妨也鼓励学生们彼此评议,甚至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这种同伴和自我的审视常常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相互促进效果。对于反馈本身的质量,教师需要格外用心。它绝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对”或“错”的二元判定上。每一次反馈都应该直指那个学生具体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举个例子,假如某个学生在物理题的演算环节出了差错,教师的反馈就不能仅仅是标记错误,而应该点破错误产生的根源——是公式套用不当?是单位换算疏忽?还是计算步骤跳步?紧接着,要清晰地给出修正的路径,比如强调计算中必须紧盯的关键点,最好能引导他亲自再算一遍。同样地,面对学生对某个物理概念(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实质)表现出的困惑,教师需要调动教学智慧,用贴切的类比、生活中信手拈来的例子去化解疑团,帮助他们穿透概念的表面。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优化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精准设问激活思维引擎、问题驱动构建探究路径、反馈升华深化问题认知三大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健 . 巧用问题链:激活高中物理课堂的策略研究 [J]. 华夏教师 , 2025,(15): 41-43.

[2] 张晓锋.“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新通信 , 2025,27(09): 215-217.

[3] 陈梦龙 , 杨晓辉 . 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25,41(04): 116-118.